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6年03月29日> > 总第2624期 > a06 > 新闻内容
打工路上,背着前岳母追梦去
新闻作者: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李立 通讯员 黄又生 黄波蜜 图:农艺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29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朱自清印象最深刻的背影是父亲的,而对于78岁的邵阳老太太刘桂香来说,最深刻的背影却是自己前女婿的。为什么呢? 3月26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对此展开了采访,寻访到了这位被当地人称为“最美女婿”的粟时来。


  
他再婚的唯一要求:妻子与他一起孝顺前岳母
  3月月6日清晨6时多,隔壁房间里的工友还在熟睡,住在主卧室的粟时来和妻子曾丰萍已经起床。两人先忙着帮粟时来的岳母刘桂香换了纸尿布和一套干净的衣裤,曾丰萍又轻柔地伺候老人洗脸刷牙。老人睡得轻,醒得早,洗嗽完毕之后,行动不便的刘桂香想到外面看看,因为住在5楼上下不易,两夫妻便将老人轻轻搀到阳台的椅子上坐下。
  连日阴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当天难得放晴,火红的朝霞映在刘桂香的脸上,像这位78岁的老人不幸晚年中的些许亮色。
  如果不明就里的人看到这一场景,多半会为这两夫妻的孝心感动。但事实上,当你了解到他们的关系后,你会更感动。
  原来,粟时来夫妇与刘桂香老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刘桂香是粟时来前妻的母亲。5年前,作为家里独生女儿的前妻患病离世,女婿粟时来便毫不犹豫地承担起了照顾岳母刘桂香的重任。
  去年,经人牵线介绍,粟时来与中年丧偶的曾丰萍结婚,两人共同撑起了这个贫寒艰难的家,并决定继续照顾刘桂香老人。
  今年54岁的粟时来,是邵阳县谷洲镇金银村人。沉默寡言的他有一手好木工手艺。其前岳母刘桂香前些年摔了一跤,加上严重的风湿病,生活已经不能自理,粟时来的前妻去世后,刘桂香更是雪上加霜。
  金银村村主任唐长中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老人不光遭遇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同时又担忧自己将老无所依。而向来不善言辞的粟时来把伤痛压在心底,默默地照料着心理和生理上双重痛苦的前岳母。”
  “他餐餐把饭菜送到我面前,把茶水端到我手里,就像亲崽一样。”刘桂香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家里没了女人,粟时来的日子不好过。有好心人帮他介绍了曾丰萍,这个从四川内江嫁过来的女人,其前夫前几年因病过世,还欠着几万元的债。两人见面后,粟时来只提了一个要求:结婚之后必须一起承担起照顾刘桂香的责任,像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孝顺。开明而善良的曾丰萍毫不犹豫,满口答应,婚后,曾丰萍义无反顾地与丈夫一道照顾起了老人。
  人缘不错的粟时来一直跟着村里的老乡在外做木工活挣钱。去年下半年,老乡准备到广西南宁发展,想邀请稳重朴实的粟时来一起过来帮忙。考虑到刘桂香生活不便,粟时来与妻子商定,过了春节就带着老人一同去南宁。“老人跟着我习惯了,如果把她交给别人照顾,她不习惯,我也放心不下。”粟时来说。
  
打工路上,背着前岳母艰难前行
  过完元宵节,粟时来背着行动不便的岳母刘桂香,妻子曾丰萍拖着装工具和铺盖的大包小包,三人一起登上了开往南宁的K4235次列车。
  粟时来打工的地方,是位于南宁市仙葫开发区的一个新建楼盘,老乡在这里接到了几栋房子的装修业务,粟时来负责木工。老乡在楼盘附近租了房子当大家的宿舍,考虑到粟时来两口子要照顾老母亲,好心的工友们一致同意把带卫生间的主卧让给了粟时来一家三人住。
  “吃老板的。老板把饭菜买回后,由我老婆做。”粟时来告诉记者,除了每天五六个人的一日三餐和洗衣收拾,妻子曾丰萍还要照顾岳母刘桂香。
  虽然陈设和电器很少,但房间里也还干净利落,这得益于曾丰萍的勤快和麻利。曾丰萍告诉记者,老人已经有老年痴呆症,刚来南宁的时候,连饭都没办法自己吃,“都是丈夫和我一口口地喂的”。如今,经过夫妻俩的悉心照料,老人的病情有所好转,但也时好时坏,“有时她病发了,大小便都会拉在身上”,所以,曾丰萍早晚都要为老人换尿不湿和干净衣裤,每天晚上帮老人洗澡,得空的时候还要帮老人翻身。“曾丰萍和亲生女儿一样好。”老人如是说。
  粟时来和曾丰萍也对工友、老乡们的帮助和宽容心存感激:“毕竟家里还是会有气味,也会不方便嘛,但他们也体谅我们,从没有讲过什么。”
  无法行动的老人对外面的世界更加渴望。房子没有电梯,粟时来的腰有骨质增生,无法天天背着岳母上上下下,除了偶尔背上老人下去走走,通常都是让刘桂香在阳台上望一望外边的风景和世界,“他(粟时来)在家的时候,我们就一起抱着娘去阳台上坐一坐。有时候他去做工了,我就一个人搀着她,慢慢扶到阳台上。”曾丰萍告诉记者。
  
困难多多,“我们一起承担”
  粟时来说,在这里干活比在邵阳挣得多一点,“每个月的工资大概3000多元”。但这点工资,除了夫妻俩与岳母的开销之外,还要供正在长沙读大学的小女儿的生活费。夫妻俩的身体也并不是很好,粟时来的骨质增生发作起来,别说干活,连腰都直不起来;曾丰萍患有糖尿病,每个月需要300多元的医药费,刘桂香的医药费每月也需要近300元,这些钱因为不是生病住院的费用,所以“医保也报不了”。
  而让记者没想到的是,粟时来的儿媳妇患有红斑狼疮,“每个月吃药要一千多块钱”,儿子在邵阳火车站打零工,“儿子也困难”。
  不过,尽管困难重重,夫妻俩仍然秉持着最传统的孝道和良善,尽心尽力照顾着与他们并没有血缘之亲的刘桂香老人。
  刘桂香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她没想到女婿粟时来会一直对她不离不弃,“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是女婿,何况是前女婿?因此,当粟时来背着她去赶火车,背着她在火车上找座位时,她非常感动,对女婿的背影非常难忘。
  “我们夫妻俩从未把老人当成负担,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会好好地照顾她的。”这对朴实的半路夫妻异口同声,“既然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家里有困难,我们一起承担。”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