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6年01月26日> > 总第2608期 > b01 > 新闻内容
在事故现场,发现故事
新闻作者:李诗韵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26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喂!记者,你快来看看这个女人多么无理取闹!”
  自入行以来,记者这个工作似乎给我带来了多重身份。跑医疗新闻,我成了亲朋好友眼中的“半个医生”;跑交通新闻,我便是最新的“路况信息”;跑美容新闻,大家都问我如何护肤;但平日做的最多的“工作”,却是与社区大妈无异,充当“调解员”——在每一个事故发生的现场,记录着、发现着、调解着。
  开场的闹剧发生在2015年8月。一大早,我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还没来得及说话,电话那头就传来一阵吵架声。原来,两名女邻居因为房屋的布局问题大打出手。
  我赶到现场的时候,她们早已鼻青脸肿。给我爆料的中年妇女哭着指着瘫坐在地上、默不作声的老妇人:“就是她,占了我们的院子,还打人!”
  怎会有如此蛮横之人?
  我慢慢走近这位年过半百的农村老人,眼见她红着眼圈,却怎么也不说话。或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吧!
  说实话,做记者久了,就会明白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原因的。一个人如此争执,争执后如此沉默,这背后的故事一定不像事故看起来这般简单。
  避开这位老人,我敲门走进了里屋。最里面的房间里坐着一名年轻女子,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孩子,像是生怕孩子看见外婆被别人厮打。我表明身份后,轻坐在女子身旁。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是我们不对,我们会道歉的。”女子小声告诉我,“我们也是被逼无奈!”我扶起老太太,详细地了解了这个故事——因为不是元配,老太太以保姆身份嫁给第二任丈夫后,在丈夫病重期间,却被丈夫的子女赶了出来。如今没地方去了,只能回老家与女儿、外孙共处一室,地方小了,就想着从邻居的地儿上分出一点。
  “你是记者,能帮我维权吗?”老太太问我。她向邻居道了歉,搬回了自己的东西。就这样,我从一个调解员的身份上立刻转变,又一次踏上“维权之路”。
  2015年10月22日,我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保姆嫁雇主,8年后竟被扫地出门?》的维权稿,为老太太说了话。在这个新媒体时代,稿件一经刊登,便被数家媒体转载。没多久,老太太就给我打来电话,告知两件重要的事情。第一件是丈夫在广州的儿子和在湘潭的女儿以及远在北京的亲戚都看到了这个报道,首次表示想与她和平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担心新闻继续转载和扩大,会造成太大的影响;第二件则是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视台、纸媒记者以及社会爱心人士联系她,都表示愿意继续关注她的故事,直到帮她维权成功。
  不过,她说,那些记者和媒体的请求,她都拒绝了。原因是,在这个记者遭受质疑的时代,她们农村妇人不懂得分辨好坏。她说,她只相信我们今日女报,为女人做事的媒体,报道的影响力她看在了眼里。她还说,她很相信我,因为我的采访和报道,真真实实是给她解决问题,帮她维权,而不是博人眼球。她的问题最终解决了,丈夫的子女提出了让她满意的条件。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