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6年01月01日> > 总第2601期 > b02 > 新闻内容
最好的玩具在生活日常里
新闻作者:文/易柯明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0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怎么给孩子买玩具,又怎么陪孩子玩玩具,是寻常又不同寻常的亲子课题。一般来说,只要是厂家正规生产的玩具,都是经企划研发的,都是符合孩子某些天性的,孩子总会喜欢。因而进玩具店选购,只需注意男童女娃的爱好差异以及是否相对适龄,就能找到称心的玩具。像男童,肯定比女娃更喜欢玩球玩车。一岁半的易小时,就是各型圆球与小电动车的“发烧友”。我们做爸妈的经常给他买球买车,陪他滚球滑车,是每天必做的游戏。
  那为什么又说买儿童玩具、带儿童玩耍也并不寻常呢?这里面还存在几个需要认真对待的考虑:
  一则,适龄的考虑。幼童生理与心理都是一门奇妙的学问,什么年龄段玩什么东西,对于智力开发、性格培育、习惯养成都有讲究,这个得听专业育婴师和儿童教育专家的高见,我说了不算。但可以肯定,玩具必须得进行适龄的挑选,不宜随便进店子拣拾一通、装栏就走。
  二来,成本的考虑。买玩具要花钱,越来越多样化的玩具,精密智能程度不断提高,价格也越发趋高。对于工薪阶层的年轻父母,买玩具不可能一览无余、一网打尽、一撸到底——还是得优中选优、宜上挑宜。如果算着账、省着钱,选购合适自家孩子玩的,就得放弃不适龄的、同质化的、较粗糙的,等等。
  三者,模式的考虑。这一条其实是最关键的,是我的个人发现和个性感受:我觉得对于孩子,最好的玩具在日常,也就是日常生活用具,它们貌似不是玩具,却又是最好的“玩具”,因为可以直接给孩子灌输生活本身,可以强化孩子的生活通感和生活敏感。这些“玩具”,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犯不着花第二道玩具钱;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所见,俯拾皆是,甚至不必花一分钱,但“玩”的效果并不亚于日新月异、日趋昂贵的专门玩具。
  就这份“玩具模式”的个人发现和个性感受,我愿意作为亲子经验与朋友们探讨分享。我做爸爸,会把自己的脸,给孩子当“玩具”。我经常要易小时指认:爸爸的下巴在哪里?喉结在哪里?眉毛在哪里?胡须在哪里?孩子摸起来很有兴趣,也早早知晓了人体面庞构造。再如,我清理纸屑时,会拿来撮箕,表现给易小时看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撮箕对于孩子就是一个“玩具”,孩子领会了它的功用。下次,地上看见纸屑,易小时会去生活阳台,拖进来塑料撮箕,意思是请爸爸妈妈搞卫生……经过较多这种情况,我看到了孩子的快乐和进步。这些基本不另花钱的“玩具”,构成了我陪孩子玩的“另一半玩具世界”。
  我觉得孩子对这“另一半玩具世界”是一样喜欢的,也更加接近原状生活,对孩子的长远成长有益。因为,我一直提防着专门儿童玩具的片面性:流行至今的儿童玩具,基本只是纯粹嬉乐或寓教于乐两种类型,无论哪种情况,主要是生活情趣面的研发产物,较少生活应用面的开悟开发,因而难免“为玩而玩,只知道玩”。而我“最好的玩具在生活日常”的想法,意味着亲子教子的过程中,孩子的玩具可以无处不在,就看父母怎么带、怎么用、怎么玩?如果把儿童“爱玩”的第一天性,辅加父母“会玩”的智性和理性,使任何实实在在、朗朗日见的生活事物,都可以在父母手上变成玩具,让孩子玩遍日常、懂得生活。这样的孩子,也许就是长大以后最懂得玩、最不乱玩的孩子。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