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滴”信息又来了,每天下午三四点,王女士都会紧张地盯着手机,因为,孩子的老师一般会这个时候在QQ或者微信“家长群”里发布孩子每天在学校的表现、成绩排名等情况。谁今天上课讲话了、谁的作业没完成好、谁的家庭手工作业太差劲……相信不少家长都有王女士这样的感受,看到孩子被点名的信息,心里都有点不好受,毕竟孩子挨了老师的批评,家长面子上多少还是挂不住的,尤其是那些总被老师点名的。这不,近日有家长就向记者吐槽,“家长群”现在不光是信息交流群,也成了“曝光台”,让他们“很受伤”。
现象>>
家长遭孩子质问:老师经常批评我?在哪里点名的?
燕子的孩子是长沙市雨花区某小学的二年级学生,她的“家长群”里有74名家长,每天每个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课文背诵情况,各个任课老师都会通过这个群公示出来,表现得好的学生老师会点名表扬,表现得不好的同样也会被点名批评。
有几次燕子的孩子生字默写不过关,接连几天“榜上有名”。正好小区里也有几个跟燕子孩子一个班级的。有天燕子接女儿放学回家,在公交车上正好听到前排一家长在训孩子说:“你要是不认真,生字写不出来,就像某某一样,天天被老师点名。”
女儿在后面听到了当即就大声问燕子:“老师点我名了吗?在什么地方点名了?”前面的家长听到了赶紧回过头道歉,当时燕子的脸是红一阵白一阵,又不想伤害女儿的自尊心,撒了好大一个谎才圆过去。
燕子告诉记者,她的情况还算好的,还有一些成绩不好的孩子,名字常年排在末尾,被老师公布出来后,一次两次的还好,出现得多了,即便没见过这个孩子,名字也耳熟能详了。开家长会时,家长之间难免不互相讨论。有一次家长会,燕子就注意到那个经常被老师点名批评的孩子的家长一直一言不发,后来还提前离场了。
孩子把书落学校,家长遭老师点名批评
娟子家住长沙市芙蓉苑,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她说,有时候,家长也会成为老师批评的对象。在娟子的家长群里,记者看到,一位家长因为孩子把当天要拿回家完成的卷子和书落在学校而受到老师批评,虽然家长多次道歉,老师的回复中还是透露出指责和不满。“以前遇到老师发火,我们还解释一番,后来连解释都不想解释了。”娟子说。另外,在娟子的家长群中,老师让家长给孩子送东西去学校这类事宜也会时不时出现在群里。“有一次,一个学生的课本忘带了,老师竟然让家长从河西上班的公司请假回家,再把课本送到学校。”娟子说,孩子忘带东西很正常,现在有了家长微信群,却方便老师随时“使唤”家长了。娟子觉得,群里还是应该以发布通知为主,而不是成为“曝光台”。
家长:有些情况老师可以私底下交流,没必要让家长难堪
“家长群”变成了“曝光台”,到底有多少家长有这样的烦恼呢?记者在“长沙妈妈育儿交流群”抛出了这个问题,发现不少家长都有这样过这样的经历。网友“婷婷妈咪”称,女儿上三年级,在她的家长群里,没有完成作业或者背诵没过关的孩子,老师会直接点名字,考试成绩不会点名一般只写学号。“有时候看到自己的孩子接连被点名是有点不是滋味,感觉有点丢人,我在想这种情况老师为什么就不能私底下交流,这样对大家都好。”
网友“轩轩妈妈”的儿子已经读五年级了,她告诉记者,最开始时,她的家长群里,表现好的老师会点名表扬,功课落后的也会点名批评。老师的这种做法遭到了家长的反感,后来有家长和老师私下沟通后,从三年级开始老师就改变了做法,在家长群里只表扬表现不错的孩子,出现状况的孩子老师会和家长私下沟通,或者通知到学校面对面交流,“轩轩妈妈”认为这样的做法就比单纯点名公开要人性很多,作为家长更愿意接受。
老师:点名或出于无奈,不过确实应该注意方式
虽然部分老师发在群里的内容给家长带来了尴尬,但长沙县路口镇永兴小学校长谭娟认为,“家长群“是家校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老师在发布消息时确实要注意好方式方法,最恰当最能被孩子家长接受的形式为宜。她认为,家长群也需要监管,学校应该对老师进行培训,“负面的信息应该跟家长私聊,传达正能量的内容才能在群里公开说。”
在长沙育英小学的李老师看来,老师发孩子照片或者是成绩单可能有多种考虑,有些孩子在校有些危险行为,比如攀爬体育器械,老师拍照发到群里,是为了提醒家长注意,这么做有危险。“把不完成作业的孩子的名字发到群里,很可能是教师的无奈之举。”李老师称,有的孩子习惯性不完成作业,老师可能之间已经跟家长单独沟通过,却没有效果,无奈下把孩子的名字发到群里,也是希望给家长一些压力,改变孩子的坏习惯。”
至于发成绩单,并不一定是为了批评某些家长和孩子,而是一种信息反馈,“孩子班级学习氛围怎么样,孩子的作业完成得如何,孩子的成绩在班级里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其他家长对教学有什么样的想法,这些应该是大多数家长想知道的,所以老师才贴出来。”李老师说,不过如果家长觉得发布成绩排名时,直接公开孩子的名字太过直接,老师可以采取报“学号”的方式,在他们学校的家长群里,已经普遍以这种方式取代直接点名孩子的姓名。
心理老师:老师和家长都需要自我反思
长沙晨光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李赢称,关于老师在家长群“曝光”不好行为的事情,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解读。首先,老师在家长群中发布信息的目的在于与家长互动,达到家校共育的目的。但是,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看,惩罚(如批评教育)对不良行为的消退效果佳,奖赏(如表扬、给予荣誉)更适用于塑造良好行为。如果老师对孩子的行为塑造过于倚重联合家长的惩罚,则不利于孩子的行为塑造,甚至会对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当老师发布在家长群里的消息只是对事实的反馈,并未附加任何情绪时,那些会因此而感到“面子挂不住”的家长也许更需要做的是反省。认知心理学认为,引起我们的情绪反应的原因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我们看待事件的态度。也许家长们可以将孩子表现不好的方面看作是需要成人给予帮助的方面,家长更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目前的困难以及处理挫折带来的不良情绪,而不是认为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是件丢家长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