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5年12月08日> > 总第2594期 > b01 > 新闻内容
绥宁“躲卫星”
新闻作者:李立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08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前些年,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高歌猛进”,每隔些日子,我们就能在新闻上听到它们的名字——“长征”“神舟”“嫦娥”。我一直没去想过,它们和我们有什么切实的关系。直到那次,我到了湖南邵阳的绥宁县采访。离县城不远的河口苗族乡是此次采访的目的地之一,不到1个小时的山路走完,就到了乡政府。因为事先没打招呼,书记和乡长都已经下村去了,我只能在乡政府边闲逛边等书记和乡长回来。
  等我转到乡政府的外墙边时,墙上的宣传栏用粉笔写的一行通告吸引了我,大意是:接上级通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于某月某日发射某某号卫星,请大家注意躲避。
  我一头雾水。西昌发射卫星,关你邵阳绥宁的一个乡里什么事?跟出来的乡干部解释说:你不知道吧?西昌一发射卫星,那些碎片残骸,有好多都会落到我们绥宁。天上的东西不长眼,有时砸到田里,有时砸到房子。
  我一下愣住了。之前,我一直想当然地认为这些火箭卫星残片都掉到无边浩渺的大海里,或者是荒无人烟的沙漠中。
  我采访时住的县武装部开的宾馆大门一侧,就有一个展示台,台子上赫然放着卫星残骸——最小的都有水桶大小,最大的,居然跟一辆小轿车差不多。它们的表面并没有生锈,而是笼罩着灰蒙蒙的一层暗淡光泽,散发着特种金属独有的冰冷气息。
  我有些好奇,就利用采访的间隙,向绥宁的朋友打听了这方面的情况。正好,一位朋友的父亲在县人民武装部工作,而我的一位采访对象,也亲历过多次卫星残骸掉落。
  原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从1990年开始,绥宁县成为西昌卫星发射火箭一级残骸回收区。绥宁,也因此成为中国“卫星残骸之乡”。一旦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有发射任务,这里有十多个乡镇的百姓在发射之前会被县里组织疏散以避免人员伤亡,当地老百姓管这叫“躲卫星”。
  早些年通讯不发达的时候,疏散通知一般都是靠人工提前几天下达,甚至还出现过以讹传讹,导致大家对卫星发射极为恐慌的情况。而现在,掉的次数多了,百姓们也司空见惯了。
  残骸掉落之后,会由县人武部门和乡镇政府牵头挖掘回收。二十多年来,卫星碎片残骸的掉落已造成不同程度的房屋损坏300多间,稻田损坏近百亩。一般情况下,损毁的财产会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和当地政府赔付。但悲剧的是,1998年,曾有一块卫星残骸掉下来击中一位小女孩;2012年,残骸打断了10千伏高压线路,一名村民捡拾火箭残骸险些被电击倒……
  我本来想呆在绥宁亲历一次“躲卫星”,并看看卫星残骸回收的情况,但因为行程匆匆,未能如愿。朋友告诉我,尽管是少数,但这块土地上还是有一些被飞来的卫星残骸所影响的人。不过,绥宁人民却对此有着自豪感,他们认为自己是为中国航天事业做贡献和牺牲。资料显示,除了国防军事用途,也有一些卫星是商业卫星。
  回到长沙后,家里的电视播送《我国在西昌成功发射法国W3C通信卫星》的新闻。之后,便接到绥宁朋友打来的电话:一个足有500多斤的钢管支架,坠落在绥宁县瓦屋塘白家坊村,还有一个电机和多个残骸坠落于田间,所幸无人受伤。既然是商业行为,除了颂扬和同情绥宁人民,为什么不能参考发达国家经验,建立比较合理的避险与赔偿机制?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