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5年12月04日> > 总第2593期 > a05 > 新闻内容
现代“炼丹师”:坛子里装了什么养生药
新闻作者:陈泱整理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04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接A04版)
  对于这份“养生方”的炼制,李大爷非常讲究。他看不上普通商店卖的坛子,专门跑到当地制窑厂和玻璃作坊里仔细挑选。大蒜必须是紫皮的,且要求整齐肥大,颗颗圆润。陈醋和盐的选择也是不能再挑剔,醋需酸度高且味道柔和,不能有刺激感和异味的;盐则要求是竹盐。由于要求高,材料并不好找,李大爷经常背个大布袋,一出门就是一整天,一次买回来的大蒜够一家人吃半年。
  制作醋泡大蒜需要一到三个月,李大爷每个月定期制作四坛大蒜,一做就是六年。阳台是他的工作间,壁柜里放满了大大小小几十个“炼丹”罐子。
  李大爷爱子心切,儿子和儿媳也几乎是终日生活在大蒜的“呵护”下:腹痛吃大蒜,胃涨吃大蒜,拉肚子还是吃大蒜,凡肠胃疾病一定要首选大蒜。李大爷说了,醋泡大蒜还能治鼻炎,外加抗菌、降血脂、抗癌,“所以就算没事吃颗大蒜也是好的”。
  其实,李大爷的自制大蒜也并非全不管用,李斌吃了大蒜后,肠胃功能的确得到了一定改善。这下,李大爷更高兴了,他不仅要儿子、儿媳接着吃,还要求当过医生的老伴吃,就连在长沙工作的孙女放假回家,因为着凉肚子不舒服,李大爷也是立马搬出一罐大蒜:“快,吃这个就能好”——可惜孙女并不想中“大蒜魔咒”,一般能逃就逃。
  
■专家
  
养生“丹药”别乱服
  如同每个炼丹师都有属于自己的独家秘诀,我们今天采访的这些“养生达人”同样也有自己的心得。那么,对于他们的“养生方”,专家怎么看?
  
自制酵素食用不安全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专家阮光锋研究食品安全与营养多年,他告诉记者,“酵素”一词源于日本,先被引进台湾,辗转进入大陆。在规范的中文表述中,“酵素”其实就是“酶”。
  “‘酵素’只是给‘酶’换了个时髦的名字。”阮光锋表示,酶能够催化人体内的各种生化反应,如食物的消化、体内能量代谢等,“但绝大多数的酶通过口服都是无效的。”阮光锋说,口服之后,酶会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无法发挥原本的作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胰岛素,糖尿病人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所以,即便市场上售卖的酵素产品或者酵素达人自制的酵素里真的含有酶,但通过口服的方式,进入消化道后首先就过不了胃酸这一关,反而会被胃酸消化变性。因此,一些人寄希望于靠‘酵素’保健,是没有意义的。”阮光锋也直言“不推荐在家自制酵素”,因为自然发酵不易控制,容易造成杂菌污染产生毒素,以及生成其他有害物质,食用这样的“自制酵素”反而会增加健康风险。
  
肠胃病人与大蒜“不来电”
  虽说常吃大蒜有诸多好处,但也不可食用过多。中南大学湘雅附三医院中医科副教授李广诚表示,大蒜有很强的刺激性,胃肠道疾病特别是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则更宜少食或不食,否则会引起腹痛。同时,大蒜还有较强的腐蚀性,因此不宜空腹吃。早餐也不宜吃,中、晚餐吃蒜时要配些其它食物。眼疾患者也不宜生吃大蒜。
  
药膳不能“想当然”
  吴海燕妈妈热衷于自制蚕沙汤、五爪金龙汤、中药黑豆等“药膳”,李广诚认为,药补和食补最好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不能随便乱吃,更不能想起一个吃一个,“药膳是药物与食物的合理配伍、经烹饪而成的具有某种治疗和强身作用的菜肴,不根据实际情况乱吃一通就可能引起问题”。
  
大量喝水吃“苦”不科学
  小易男友“每天八杯水”、“连续一个星期吃苦瓜”的养生理念,也存在误区。
  “每天八杯水”早已被科学家证明是谣言,而李广诚也认为,在身体不缺水的情况下,大量补水不仅会给肾脏造成负担,还有可能引发脑水肿。
  此外,李广诚还表示,苦瓜中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但因其性寒味苦,体内有虚火或寒气太重的人不宜多吃,否则会加重身体的寒性。而且,人体需要多种营养素,连续一个星期吃苦瓜的饮食方式肯定是不健康的。
  
■网友吐槽
  @小葵:我不会告诉你们,我外婆曾经自制过“人中黄”。别看这个名字挺厉害,其实就是把甘草放在人的粪便中浸渍后的产物,据说能够清热、凉血、解毒、清痰火、消食积……这些功用让我外婆迷得不行,关键是她还要我吃啊简直不能忍!
  @L麦很闹心:我妈是个养生咖,我见过最可怕的就是她自制的醋泡生鸡蛋。把生鸡蛋泡在醋里,泡段时间鸡蛋会溶解,然后就这样直接喝下去!据说可以降低胆固醇、去斑养颜、促进血液循环、强身健体等等……细细思索实在太恐怖,最后我算着时间,在醋泡蛋大成的前夜,匆忙收拾行装,离开了温暖的家。  @嫩弄啥来:妈妈过来陪我住了一阵子,我发现她段子特别多。“晚吃萝卜早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氧化后的大蒜是最天然的抗氧化剂”……真是信手拈来朗朗上口。然后我的早餐也开始变幻无穷神秘莫测——有时候是一个苹果+一勺炒芝麻+一碗荞麦糊+几片醋姜+蜂蜜蛋白粉+氧化后的大蒜泥;有时候是一个苹果+一把生花生米+葛根糊+白水煮蛋+氧化后的大蒜泥;有时候是一个苹果+西红柿蛋糊+牛奶+核桃仁+氧化后的大蒜泥……
  @速飞:我家有个狠角色,我婆婆。她长年看《养生堂》、《健康之路》、《中医中药》等节目,家里背景音一直是“尿糖又上去了”、“胃癌早期烧心”、“痰湿体质”……听完各类健康讲座,她都快能给自己抓药了,今天翻翻她儿子的眼皮,明天让我把舌头吐出来看看舌苔,整天催我们扣齿、敲胆经、揉肚子、按足三里、泡脚……还去药店买些荷叶、决明子、茯苓什么的,煮些不明液体,让我们每日饮用。
  
■支招
  
叫停过度养生,应该“大家来”
  孙贵香 (湖南省养生协会常务理事、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近年来,全国上下刮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疯狂养生飓风,这一方面折射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民众对养生防病的渴求;另一方面也说明,科学养生的阵地还没有完全建立,导致一些名不副实的“养生大师”有机可乘。
  中医药膳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和完整的理论体系,养生绝不是“吃某一种食材就能够长命百岁”那么简单,缺乏体系的过度养生,反倒容易招来疾病。中医强调“以人为本”,药膳的精髓在于辨证施膳、辨体施膳、科学养生,药膳养生应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所以,中医专家要多走入社区、走进家庭,走到普通民众中去,宣传科学养生知识;其次,媒体要正确引导,构建“媒体+民众+专家”的良性互动平台,为专家与民众的沟通搭建起直通桥梁,传播真正科学的养生知识;再次,应提升民众的中医药文化素养、增强其甄别能力,政府部门及民间团体在这方面还大有可为。湖南在全国成立的湖南省养生协会,通过微信平台、专家讲座等形式普及中医药养生知识,这些举措都是值得推广和探索的。
  如今正值冬季,也是进补的好时机,利用好这个时机,对于提升免疫力、增强体质确有事半功倍之效。可是如何进补、补些什么也大有学问,如果不针对个人体质及病症乱补一通,反而容易事与愿违。所以,进补应在中医师指导下,先明确自己的体质特点、病症规律,再根据医生的建议有针对性的调理。
  
■链接
  
日本垃圾桶在中国变成了包治百病的“神桶”
  在我国江浙一带曾出现过一种“日本进口神桶”。“神桶”售价五百多元,据卖家描述,将水果等放入桶中进行发酵即可产生神奇的溶液——酵素,可减肥、降血压、降血脂、抗癌,能治百余种病。
  而媒体走访发现,所谓的“神桶”的确是来自日本,不过在日本它只是普通的储物器皿,甚至被用来处理垃圾。在日本留学的网友“神奇胖”介绍,“一些厨房垃圾、婴儿的废尿布、宠物的粪便等放进桶里,一周之后就不会有臭味了;也可以作为储藏大米、生鲜之类的桶用”——关键是,制造这种“神桶”的公司在日本国内是专门生产农药的。
  
■编后
  古人说得好,凡事过犹不及,一旦陷入过度养生的误区,往往会让自己和家人身心都负担。从林光常到张悟本,甚至十几年前的“神医”胡万林,他们被拉下神坛之后,那些曾被装扮成“灵丹妙药”粉墨登场的绿豆、地瓜、茄子等蔬菜,还有多少人仍在执迷着?
  在公众愈发追求健康的大时代中,养生无可厚非。但身体是建立在一个大的合理的饮食框架下,而营养的均衡也不是单靠执着于一些奇怪的“养生丹”就能做到的。其实要养生,无需太复杂——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国食物与营养规划纲要(2014-2020年)》,今年又将再次修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通过指南告诉大家哪些营养相对缺乏,应该怎样吃、吃多少。指南尽管没有华丽的外衣和新奇的辞藻,但胜在通俗易懂,是一本相当靠谱的健康秘笈哦。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