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5年11月27日> > 总第2591期 > a04 > 新闻内容
汨罗江上,她们守望水情守护安宁
新闻作者:文、图: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陈炜 通讯员 梁林峰 周宇虹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7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午2点,来不及拥抱心爱的丈夫,冯克兰只能登上客车,走进大山。
  晚上8点,大山里雾气弥漫,正吃晚饭的李英突然起身,拿上手电筒走去河边观测水位。
  凌晨2点,刚把孩子哄完酣睡,26岁的谢芝子披上厚外套,轻轻推开门,悄悄地走向河道边。
  时钟告诉她们,工作时间到了。
  枯水期,每6小时观测一次水位;高洪水位,每小时观测一次水位;洪峰过境时不间断监测全过程,这是水文工作的要求。
  这样的事,她们日复一日,从未有过丝毫的马虎,每一次的水涨水落都会牵动着她们敏感的神经。
  她们,就是汨罗江上“把脉江河”的水文人。
  
25年,10万次监测风雨无阻
  平江县加义水文站建于汨罗江上游,地处偏僻,人烟稀少,离镇上有5公里远。这里,没通有线电视和网络,就连饮用水都要去两公里外的地方挑回来。
  这样的日子,42岁的站长李英已经持续了25年,即便她家就在几十公里外的县城,一个月也难得回一趟。
  李英的父亲是个老水文人,1990年在加义站退休,在职时因一心扑在水文工作上,导致夫妻关系不和,早年就离了婚。现今80多岁的老人被李英安置在敬老院,李英只能偶尔抽空去看看他。“每次看到他,我心里的愧疚就抑不住涌上来”,因为,她的时间都献给了水文站。
  在水文站值班室的墙上,贴着一张图,红色的格子上用铅笔画着几条曲线。
  李英说,这是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一条代表一年的流速,一条代表一年来河流断面面积,用流速乘以断面面积,就得出一年的流量。每条线由365个点构成,每个点都要经过多道审核程序,看似简单的图纸,却汇集着李英和同事们整整一年的心血。她粗略算了算,25年来已经超过10万次监测。
  
为监测水情,两次差点丢了性命
  汨罗江是一条山溪型的河流,遇雨则水位陡涨。每逢下雨,别人都是往家里跑,可是在水文站,大伙却是急着往雨里钻。
  李英告诉记者,在2003年以前,加义站测流工具简陋,主要靠木船和人工操作的铅鱼,测量一次需要全站5名职工一起工作一个多小时。洪水期间一晚上要测量五六次,整夜都不能休息。
  “那时通讯条件差,水情拍报需要送到镇上的邮局发出去。”李英还记得,有次她走在泥泞的山路上,天下着倾盆大雨,突然一道闪电劈了下来,她眼睁睁地看着一颗大树被劈断。“要知道,那树只离我不到200米。”
  更惊险的一幕发生在1998年6月。一天晚上,一场特大暴雨突然来袭,汨罗江水位迅速上涨,江面满是从山里冲下来的漂浮物。由于夜深,视野模糊,当时的站长带领大家点上几盏马灯就上了船,其中就有怀有身孕的李英。
  李英回忆,船快到河中心时,突然测量铅鱼被漂来的一棵大树挂住,船体迅速向一侧倾斜,几乎要翻。庆幸的是,测流船在摇摇晃晃几次后,大树顺着水流脱落往下游漂去了。
  到现在,站里的几个老同事还记得,那晚回来后,挺着大肚子的李英给每人煮了个鸡蛋,“说是压压惊。”然后,她把同事们的湿衣服收了挂在自制的灯泡浴霸周围烘烤,直到天亮。
  如今,老站长的女儿,现年26岁的谢芝子也成了水文站的骨干。
  不幸的是,谢芝子的父亲因劳累过度,十年前突发心肌梗塞,猝死在水文站,年仅45岁。
  那一年,谢芝子才16岁,正在县城上高中,直到父亲下葬都没来得及见最后一面。这成了她一生的遗憾。大学毕业后,谢芝子毅然来到父亲曾经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
  “为什么回来?”面对记者的询问,这个已为人母的26岁女子倒害羞起来。一番吞吞吐吐后,她才喃喃地说:“因为在这里工作,总觉得父亲还在我身边。”
  
给出准确预报,避免上千万元损失
  水文人默默承受的艰辛和孤寂,总是在他们的数据不经意间起到大作用时,化作欣慰的微笑。
  还是在1998年夏天。当时,天降大雨,汨罗江洪水来势迅猛,再涨0.54米,水就会漫进平江县烟草公司仓库。眼看着水位还在上涨,烟草公司负责人一时犯了难——搬还是不搬?如果搬,烟草会遭遇淋湿,将损失上千万。面对这种纠结的难题,平江防汛指挥部一时难下决断。
  关键时刻,李英又顶了上来。经过整夜不眠不休的监测、计算,最终,她给出了准确预报:搬迁可以暂缓!
  果不其然,一天过后,洪水在上涨了0.27米后悄然退却。事后,平江县烟草局领导登门道谢,要给加义水文站每人两条上好的“芙蓉王”烟,但被李英婉言谢绝了。烟草局又派人送来了三千元的感谢红包,说是一点心意。李英派人又退了回去。看到这,附近的百姓都不理解了,直言:“你们水文站的条件不好,不犯法的清白钱,为什么不拿?”因为李英明白:“预报水情是工作分内的事,这钱不能要。”
  
村民眼中的“省子”
  在平江县,当地的百姓对于那种干笨活吃苦受累的人,起了个专有外号“省子”,也就是“傻子”。
  平江县加义水文站站长李英算得上是村民口中的“省子”,而平江县伍市水文站站长、46岁的冯克兰则是另一个。
  2014年7月,平江县突降暴雨,眼看着汨罗江水位急剧上涨。为监测水情变化,冯克兰不得不24小时不间断监视。累了就在椅背上靠一下,困了就伏在桌上或缆道房操纵台上打个盹,饿了就吃点干粮或泡袋方便面当饭。
  经过连续奋战,伍市水文站成功监测到入汛以来最高洪峰过程,并及时上报平江县防办。冯克兰算了算,那次,她和同事连续奋战了近一个月时间,吃掉了300多包方便面。要知道,这是伍市水文站附近一家小超市平常一年的方便面销售记录。此后,冯克兰买面的事就成了当地村民们茶余饭后的“笑话”。
  不过,冯克兰对此并不在意,因为她从参加工作起就是这样拼命工作的。还记得1998年,她因此被岳阳市防办评为“抗洪先进个人”。也就是从这一年起,平江县政府开始将水文工作列入财政预算。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