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5年11月13日> > 总第2587期 > a12 > 新闻内容
孩子的手工作业成了我的“血泪之作”
新闻作者: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李旦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朋友的作业已经进入了全面拼爹拼妈时代,不仅要会针织、木工、剪纸,甚至还要懂电子技术……近日,不少家长跟记者吐槽称,各种“奇葩作业”频现,他们已经疲于应对。这不,前两天,有家长将孩子的作业传到网上,作业的内容还真是让人大跌眼镜——要求家长和孩子用废弃材料做一个熊猫牌电视机,而且还要能看能发声。看到这样的作业,除了“呵呵”二字,估计大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家长吐槽
  
要求太高,手工作业比上班还累
  “唉,自从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我就感觉真的是压力山大,经常有各种各样的作业。比如,周末必须要带孩子去博物馆,万圣节要设计Party服装……”长沙的罗妈咪告诉记者,以前读幼儿园的时候,手工作业基本上是每周都有,现在孩子虽然读小学了,学校可能是想全面发展孩子的素质,所以还是会时不时布置一些手工作业。在她看来,下了班就想回家好好休息,可是经常还有这些作业,搞得回到家比上班还累。虽然说每次做这些孩子是挺开心的,可是家长却累死了。
  罗妈咪称,万圣节晚会服装,为了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她可是整整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到处买素材,自己的针线活不好就只好请朋友帮忙。“为了做一个造型比较奇特的帽子,最后我实在没办法了,只好请楼下的裁缝阿姨帮忙。说多了都是泪,孩子的手工作业真的快成了我的血泪之作。”
  一说到刚过去不久的万圣节,北京一名家长更是为了孩子的作业付出了“血”的代价。该家长为了给3岁女儿完成万圣节作业——制作南瓜灯,一不小心竟刺破指动脉,立即被送往医院。这名家长把事情发上微博后,引起了不少家长共鸣,不少家长质疑:“这么高难度的作业到底是留给孩子的还是留给父母的?”
  长沙黄女士的孩子在燕山小学读四年级了,她笑着告诉记者,从幼儿园到现在,为了帮孩子完成作业,孩子他爸现在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全能型家长,PPT、微视频、十字绣、香包、海报、剪纸等,这些全都已经不在话下了。“做的时候真的还蛮难的,尤其是对我这种无论是针线还是美术功底都很差的人来说,每次都是各种打电话求助。有一次,孩子的作业是要求要用废报纸做一件能穿的衣服,我真的是搞不定,就只好把作业带去孩子姥姥家,请她老人家出马。” 在黄女士看来,如果自己工作不忙的时候,做这些倒也还应付得过来,可要是工作忙要加班,孩子的这些手工作业又得有人做,那就只能加完班后回家熬夜赶出来。
  
记者调查
  
家长们支持手工作业,但希望不要太“奇葩”
  孩子们的作业对于当爸妈的来说,到底是甜蜜的“负担”还是沉重的“任务”?记者在长沙妈妈群里就该话题和不少家长交流发现,其实,大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手工作业还是比较支持的,但是希望不要太“奇葩”、太过频繁。
  “其实没事,折腾起来挺有乐趣的。平时带孩子的时间少,只有趁做作业的时候交流一下。”“蓬蓬妈”的发言获得了不少点赞。“毕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能多陪陪当然更好。”“有些作业确实能锻炼到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我挺愿意陪他做的。”
  “其实这些手工作业要做出来并不是很难,但是要做好却得花不少时间。可是,孩子的这些作业,老师每次都会评比,有时甚至是开家长会的时候会摆出来。要是做得太差了,不仅孩子不好意思,我这做家长的也会觉得面子挂不住。”黄女士说,不想让孩子失望,所以,每次都是尽力去做到最好,这必然就会觉得累。
  在家长们讨论的过程中,也有家长表示,希望这种手工作业能从强制完成到自愿完成,“毕竟我们也不是专业做手工的,有些东西确实不会做,这也不能太强人所难”。
  
在线访谈
  
“作业的布置不简单,更需要科学的实践”
  对于家长们的这些吐槽和希望,老师们则认为是家长该给自己松松绑了。长沙快乐时光幼儿园的李老师称,学校给孩子布置这些手工作业,一是为了加强孩子的动手能力,二来也是希望家长能够多多陪伴孩子,下班后多一点亲子时间。“这些手工作业,我们并没有一定要他们做得多好多精致,学校看重的只是过程,”在李老师看来,家长之所以会吐槽学校的“奇葩”作业,可能跟他们希望孩子什么都要做到最好的想法有关。“家长也该给自己松松绑了,你们不妨想想到底是学校的作业‘绑架’了你们,还是你们望子成龙的想法‘绑架’了你们?”
  学校应该如何布置作业?家长又该扮演怎样的角色?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学校是知识教育,家长更多的是亲情交流,而不是孩子作业的监督员。熊丙奇说,家长不是学校教育的附庸,特别是读小学之后,更不是孩子作业的协助者。
  对于层出不穷的“奇葩”作业,熊丙奇则认为,特别是素质拓展类的作业,绝不是老师的“拍脑袋”决定,而应该经过学校讨论,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现意义的,才能布置给学生。“学校应该成立一个教师委员会,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估。”熊丙奇建议,学校成立题库,将实践之后具有良好效果的作业纳入分级,再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开布置。“学生作业的布置绝不简单,更需要科学的实践。”熊丙奇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