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5年11月06日> > 总第2585期 > a06 > 新闻内容
山村里的陪读老人
新闻作者:文/陈泱 图/曾勇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06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城里的初中、高中旁,家长租房陪读,这算不得是一件新鲜事。但如今,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学校附近,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陪读家长”,而且基本都是年迈的老人,并多以女性为主。
  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三阁司镇,就有不少老人租房陪读。她们的孙辈在大山里艰难求学,但家与学校之间的遥远路途让孩子实在无法应付。为了让子女安心外出务工,也为了孙儿们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这些老人不再留守,而是走出村庄,在学校附近为孩子们筑起了一个个临时的“家”。
  孙雪女,63岁,自2014年下学期开始陪读。带有4个孙辈读书的她在默默地算着:最小的孩子才读二年级,等到他初中毕业,还要陪读8年,那时她该有七十多岁了。
  邱冬美,77岁,她有14个孙辈,2005年至今,已陪伴6个孙儿读书,现在读7年级的黄剑锋是她陪读的最后一个孩子。邱冬美说,这是她应该承担的责任。
  孙秀青,65岁,2012年,她带着4个孙儿从珠海返乡读书;夏玉凤,69岁,自去年夏天起带着分别读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孙子孙女开始在学校外租房……
  照看孩子到初中毕业,是三阁司镇上陪读老人们的“任务”。她们多的已经陪读了十几年,一个接一个的将家中的孩子看管大。在漫长的时光里,她们不仅要照顾孩子的衣食,还要监督他们的学业,家里的农活也不能落下——有的老人要奔波在出租房和几十里开外的老家,只为孙儿、生计两不误。
  乡村里出现“陪读老人”,在体现老一辈人对孙辈关爱的同时,更多的还是当下农村教育资源贫乏与配套缺失的困境。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老人长期寄住在外,本该享受父母温暖的孩子却难见双亲,长期的陪读让孩子和老人都很受伤——我们也期待,关注的目光能带来改变的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