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5年09月01日> > 总第2568期 > b04 > 新闻内容
有些电影挑观众,比如《聂隐娘》
新闻作者: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陈寒冰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0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喜欢侯导的、懂他的去感受一下吧。从没看过侯导电影的、怕闷的,隔壁戏院也有别的戏。”舒淇在自己的微博里转发了《我不想推荐聂隐娘》文章后无奈地留言。
  8月27日,备受瞩目的侯孝贤新片《刺客聂隐娘》(以下简称《聂隐娘》)全国公映,由于侯导凭借该片夺得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导演,这亦是他从影一辈子却第一部在内地上映的电影,所以影片未映先红。但公映之后口碑两极分化明显,侯孝贤被一千种“责备”。在国际上获奖后回国公映,被观众解读为“看不懂”的影片越来越多,但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般,为了让《聂隐娘》不被错读,我们走近了影片幕后,为大家还原了《聂隐娘》的正确打开方式。
  
简单而粗暴地喜欢《聂隐娘》
  “你在什么时候睡着了?”这几天朋友圈里很多人在看了《聂隐娘》后,都不约而同如是问。其实在《聂隐娘》获奖之后,就听说了这部电影很难懂,但就像本报记者一样,很多人还是抱着满心期待第一时间走进影院。虽然早知道国外评委们看过电影后给出的评论是:诗化的电影。但无论是大奖,还是国际评委的赞言,都挡不住观众说看不懂的尴尬。最后大家的感叹多是:画面音乐都很美,但那节奏和文艺范的武侠却受不了。甚至有观众偏激地说,该片就是一部“烂片”,《聂隐娘》就是不好看、无聊乏味、没故事、没意思。
  然而与普通观众评价不同的是,《聂隐娘》在影迷和业界人士那儿,几乎获得一面倒的赞誉。知名影评人magasa认为,不是说退场的观众有多大错,而是这部电影和它吸引来的观众错位了,“《聂隐娘》的尴尬,是它来到了一个不属于它的市场搏杀。这部影片为了收回投资,它不得不进入这个残酷的市场,这个市场培育了《小时代》,最爱《捉妖记》,连《命中注定》和《新娘大作战》也能有所斩获,大量观众没有机会在这个市场上遇到侯孝贤、贾木许、达内兄弟、哈内克,所以根本没有准备好接受《聂隐娘》”。
  面对内地观众看不懂的直接评价,侯孝贤则感叹:“都在预料之中。”早前电影获奖采访侯孝贤时,他就说过,他拍电影的方式一般人不容易理解,“我的电影的形式是很个人的,我喜欢怎样就怎样,所以这个不是一般人或者是所有的人都能够理解的,因为每个人的背景不一样,所以这个一点都不勉强。”因此对于观众们看不懂,侯孝贤还有任性的解释:很多内容都拍了,原始剧本里有的或没有的。但它们都被删掉了,在40万尺弃用的胶片里头。
  
那就先做点功课再看《聂隐娘》
  其实影片一开始就“拒绝”了“一般人”。对白少,而且是难懂的文言;节奏更是缓慢,20秒以上的固定镜头比比皆是,节奏比好莱坞大片至少慢三倍。30年前侯导这种长镜头风格大众都未必接受,何况是现代观众。所以提前预习一下“聂隐娘”的故事,再去看电影还是很有必要。
  《聂隐娘》原著讲的是:大将聂锋的女儿聂隐娘10岁的时候被道姑带走学武,成为刺杀高手。13年后奉师父命刺杀青梅竹马的表哥田季安,但聂隐娘对田季安有爱慕之情,外加田季安对动乱的时局有积极作用,聂隐娘经过观察之后放弃了刺杀,最后杀死了自己的师父然后隐退江湖。对故事做了充分的预习之后,再看《刺客聂隐娘》的时候,那些大段的留白会有新的理解。
  熟练掌握文言文的听说能力也是观看这部电影的基础,最好对文言文有一定造诣,作为该片绝对的主角,舒淇在整部电影里只有五句台词,分别是:“师父。”“见大僚小儿可爱,未忍心下手。”“娘娘教我抚琴,说青鸾舞镜,娘娘就是青鸾……从京师嫁到魏博,没有同类……”“胡姬有身孕。”“死田季安,嗣子年幼,魏博必乱,弟子不杀。”如果读者觉得这五句台词理解方面都有困难,那么可能就不太适合看《聂隐娘》了,因为舒淇的台词已经是最好理解的了,剩下的台词都是这样的:“怂恿王承宗派兵骑至德州押走薛昌朝,让中臣授节不及……”“尝闻鸾见类则鸣,何不悬镜照之。”
  最后,如果有时间能把导演之前的《恋恋风尘》、《悲情城市》、《戏梦人生》、《海上花》等电影看一遍,再决定是否去看《聂隐娘》会更好,因为侯孝贤是标准的文艺片导演,他情愿用3分钟去描述胡姬怎么梳头,也不愿意让主角们多说几句话。你习惯了他的拍摄方式,再看《聂隐娘》就会觉得是那么回事了。
  
不要只盯着票房,有些作品需要被人们记下来
  因为影片的难懂,又因为侯孝贤的个人主义,《聂隐娘》在文艺片的道路上自由自在前行。就像侯孝贤所说,他一直很孤独,虽然孤独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原本可以意会无需言传,但他却忍不住通过聂隐娘之口说了出来:一个人,没有同类!我想,他还是怕所有人都看不懂。
  不得不承认,侯孝贤设置了众多理解障碍,为的是让影迷脱离传统观影的习惯,试着享受一种你未知的戏剧经验。所以他说:“有些电影是讨好观众,而我的电影是挑观众!”残酷的现实摆在我们的眼前,不算差的影院排期和不太好的票房收入,总还是让创作者们有点寒心。其实,不管是自己都背不下来获奖名单的王家卫,还是在文艺片这条道上跑到黑的许鞍华,我们会发现这些在国际电影节上夺奖的导演们,其成功永远不体现在票房市场上。对于绝大多数华语片的观众而言,一边观望着“哇!这个电影又得奖了,好牛”,一边按紧了自己的腰包站在影院前踯躅不前,是他们最常出现的状态。
  时下商业片大行其道,国内观众惯常会以“二分法”,把国际影展获奖电影划为艺术片,再按照固有印象,将艺术片与“闷片”画上等号。虽然目前来看,《聂隐娘》票房并不理想,而且也不是“80后”或“90后”的菜,但很多电影人却觉得,艺术电影绝对是可以影响到年轻人,只要还有侯孝贤这样坚持的导演存在,那么文艺片就不会成为一个空白的天下。 “按照当下的市场环境,口碑不错的艺术电影票房一般不会太高,而一个成熟的市场应该给艺术电影释放空间,毕竟,有些作品是需要人们能够记下来的。”院线公司星美集团高管郝彬的这句话,给了文艺片最贴心的安慰。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