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5年07月28日> > 总第2558期 > A09 > 新闻内容
“卖拥抱”是一种慈善炒作
新闻作者: 文/张西流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28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张西流
年轻的母亲当街“卖拥抱”,为筹钱救治患白血病的女儿,显然是一次刻意安排的炒作行为。但因为炒作的事件真实可信,可以说是一种善意的炒作。也正因为这是一种善意的炒作,才引起了舆论和网友的积极回应,才拨动了爱的心弦,才会有人伸出援手。可见,这既是一次善意的炒作,更是一次成功的慈善炒作。
时下,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炒作的阵营已经转移,网络成了草根群体的舞台,也成了炒作者的天堂。问题是,网络炒作良莠不齐,一些恶意的炒作,既另类又反常,违背了社会道德,挑战了法律尺度和社会秩序。比如,2013年3月,年仅9岁的河南商水县女孩丽丽愿50万元卖身救父,拿“女童卖身”当卖点,尽管出自救人的善意,但也是一种恶意炒作。
可见,慈善炒作也有善恶之分,既需要爱心人士认真辨别,更需要网络媒体坚守道德底线。然而,恶意炒作频现,更值得网络监管部门反思。要通过制度的建设,构建网络媒体完善的、行之有效的道德制约体系,监督网络媒体始终坚持清醒自律的态度。
特别是,年轻母亲“卖拥抱”,倒逼民间募捐法治化。首先,民间慈善相关的立法,可以更加规范和完备,让民间募捐的阵地更加有序、更加有效、更加有力。同时,对民间募捐的主体资格设定必要的门槛,给予合乎条件的个人和团体必要的募捐主体地位,对参与公益募捐的行为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和定性。再者,不管是民间募捐主体还是受助对象,均要公开善款使用情况,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只有民间募捐安全可靠,真正让受助对象获益,才能广泛传播公益慈善理念,营造人人关爱、人人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使公益慈善成为大众的普遍情怀,而不是靠慈善炒作。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