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5年06月09日> > 总第2544期 > a10 > 新闻内容
英国式慈善:无处不在
新闻作者:俏俏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9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5月初,坚持做慈善77年的93岁老奶奶Olive从英国布里斯托的铁索桥上一跃而下——大家认为,是无休无止的慈善逼捐让她自杀的。
  老人已离去,任何评说都显得沉重。但关于慈善,我想说说我在英国的一些经历。
  有一天,孩子放学后带回来一支巧克力,说是学校发的,我们都没有在意。后来,经人提醒我才知道,巧克力的包装盒得返还学校,并且,需要放入至少20便士(相当于人民币2元),当然,你愿意的话还可以放更多。原来,这是某品牌巧克力捐赠给学校的,先把零食发放给孩子,然后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捐赠零花钱,学校收集后再统一捐至指定慈善机构。
  前两天,我收到一封慈善机构寄来的信件,还带有回邮信封,说是请你把家里用不上但能回收利用的各类衣物、书籍、家具、电器等整理打包,然后通过信件跟慈善机构预约,他们会在你规定的时间段上门来取。而且,此后你有可能被他们发展成会员,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每月往他们的帐上捐款,成人每月不低于3英镑,孩子每月不低于1.5英镑。
  而在图书馆,人家更是直接发布“慈善任务”。当地图书馆入口会放一个纸箱,上面贴有通知,告诉大家这段时间回收的物品,有的话可以捐到这里。就像这几天,孩子学校隔壁图书馆收集的就是二手文胸里的钢圈……
  再来说说二手店,它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慈善店”。店里的东西琳琅满目,包括衣服、鞋子、瓷器、首饰、书本、玩具、沙发、床垫等,大部分都来自于公众捐赠,赚的钱也用于慈善,如癌症基金会、儿童疾病防治基金、猫狗流浪拯救中心等。东西虽然是二手的,但都会被送到处理车间集中消毒、维修并估价。二手店不仅是低收入者的乐园,更是慈善与低碳环保的完美结合。
  有人说,如果你在英国没做过慈善,就不要说自己到过英国——在这里,慈善无处不在,很可能你做了善事都还不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