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5年05月29日> > 总第2541期 > a06 > 新闻内容
永州退休夫妇一家,300万善款资助千名学子
新闻作者: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章清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9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是在香港读大学的孩子寄过来的,那一封是从美国寄来的……” 75岁的汪柏秀和81岁的丈夫陈昌世如今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拿出一摞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件,聊聊孩子们的近况。从1999年汪柏秀夫妇出资200万元在祁阳设立首个家庭助学基金开始,如今已资助贫困大学生近千名。
  十几年来,他们的公益触角不断延伸,携全家累积捐款近千万元,夫妇俩曾先后获得香港“最具仁爱精神爱心大使”、 湖南卫视“十佳爱心大使”、湖南省“最美家庭”等荣誉,近期还荣获“2015全国最美家庭”提名奖。
  
200万设家庭助学基金会
  汪柏秀和陈昌世老人原本都是永州市祁阳县的退休干部,但他们培养了三个非常出色的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领导的展辰达化工集团,是领航本土家具漆销售的民族品牌,年营业额上亿,三儿子是北京一家茶叶公司董事长。
  1995年8月,夫妇俩回老家祁阳县百里村走亲访友,得知村里的一个叫李安民的青年考上华中师范大学,却因筹不到学费面临辍学,还有一个大学生因贫打算休学。
  夫妻俩立即拿出准备支持舅子建房的7000元积蓄,帮他们圆了大学梦。后来老两口就特别留意寒门子弟的情况,陆续资助村里几个孤儿直到高中毕业。
  5月22日,老人在电话里对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说,他每次看到这些农村孩子因为家庭贫困上不起学就特别难过,因为他的三个儿子也是从农村出来,上大学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1999年春节,老人把创立助学基金的想法跟儿子说了。陈寿生、陈兵、陈金山三兄弟非常支持,合力捐资200万设立祁阳县首个家庭助学基金会——“祁阳县昌世助学基金会”,之后每年注入20万元。
  此后的15年,汪柏秀和陈昌世老人常持一把雨伞、一顶草帽、一根拐棍,深入乡村走访调查,助学行程达15000多公里,累计资助贫困大学生820余名、中学生百余名,发放助学金310余万元。
  
全家做公益捐款近千万
  “要想富,先修路。”到2004年,老家祁阳县百里村还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汪柏秀夫妇和儿子共计捐款32万元,资助修成了一条长2000米、宽6米的水泥路。此外,全家还捐资120多万兴建狭江中心小学,26万元修缮祁阳文昌宝塔,50万元修缮浯溪公园危亭。四川汶川、青海玉树遭遇地震,这一家捐款捐物价值达100多万元。
  “艰苦创业,合法经营;饮水思源,回报社会。”这是汪柏秀夫妇常教育儿孙们的一句话。目前汪柏秀一家已为家乡公益事业捐资700多万元,希望乡亲们都能过上小康生活。
  如今二老年纪大了出门不太方便,最快乐的事情是拿出从世界各地寄来的信,讨论着哪个孩子工作了,哪个孩子又考研了。老人们的初衷很简单:“帮助别人,我们也很快乐。”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