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5年04月10日> > 总第2527期 > a07 > 新闻内容
新加坡式的“城南旧事”
新闻作者:文/小妙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0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拿到李慧敏写的《成长在李光耀时代》一书时,我被“李光耀”三个字给吓住了,翻看封底的上架建议,也标明是“时事/政治”,这对于常常为升斗米操心的小民我来说,实在是有点为难了。但我最终还是抵不过新书的诱惑,翻开了。哪知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了,整个下午我都窝在沙发上看此书。当读完这本书时,我真心想吐槽一句:这哪是什么政治类书啊,分明就是一个新加坡人的《城南旧事》,虽然没有《城南旧事》的韵味,却都是以小女孩纯真的视角看待周遭的一切。这一特征在第一部分的前几章表现得特别明显。
  当作者大人呱呱落地时,新加坡刚刚独立建国不久,也就是作者的童年和国家的童年是同步的。当时的李光耀带给新加坡人的感觉是:政府很厉害,凡事交给政府就行了!李光耀像一个神通广大的“爸爸”带领着大家奔向好日子。
  在牙牙学语的时候,新加坡尚未实行“讲华语运动”,作者还是一个小小的客家妹,亲戚邻居们都是讲的不同的方言,连电台电视上受欢迎的节目都是方言节目。虽然常让作者买东西的福建阿姨讲的话都听不明白,但并不妨碍大家邻里相亲相爱,一起用各自的方言八卦娱乐节目。
  等到执行力超强的政府开始陆续下达各种运动指示时,老一辈的人们虽然有所抵触,但无奈政府已经全面开始执行众多统一划线的活动。毋庸置疑,当政府执行力超强时,政府会自然地替民众操很多心,这样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廉价的组屋、快速解决问题的政府部门、完善的保障体系以及各种各样的运动,使得民众步调一致,新加坡人变得越来越优雅。
  但同时带来的一些让民众不适的问题是,消失的方言,无法很好地传承先祖的汉语,也因为政府奉行精英教育,又在学校执行英语教学以及各种看起来是因材施教的“分流”措施。这一切让新一代的孩子们忘记了汉语,甚至以英文学得好而变得傲慢,更因为分流而让孩子们分出了三六九等,连未来的路都变得有高低贵贱之分。文中作者提到自己不忍回忆的C班生活,以及一些反映不平等的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故事,让读者仿如看到一个敏感自尊又存着很多疑问的小孩在不断地苦恼。
  当整个社会的观念都有问题时,教育的问题、语言的问题、文化精神的问题都随之而来。伤痛无处不在,它提醒着诸如作者一样的新加坡人,否定汉语,崇拜西方现代文化,然而骨子里的东西无论沾哪边都被排斥。缺了祖宗几千年的文化底蕴的熏陶,作者敏感地发现连母子间的吵架,现在的新加坡人也吵不出个韵味来。
  强势的政府造就了唯唯诺诺的媒体,排名几乎垫底的新加坡媒体可一点也没有被冤枉。赞歌一片,好事一堆,终于,当人们发现网络言论的可怕之后,传统的媒体面临空前的压力。然而,现在新加坡的主体人群是在李光耀的政策下成长起来的,接受的是分流的精英教育、严苛到不能吃口香糖的法律,所以我们才会在作者第二部分的叙说里发现,作者中文笔力的平弱,几位看起来很愤青的好友想抗争,可最后都只是停留在嘴上说说,从未真正去实行。没有办法,他们从骨子里已经习惯了服从。
  如果说前半部分还让我对此书感到有读《城南旧事》的感觉,但从中间部分开始及至末章都远没有《城南旧事》的底蕴及意味。也许对于成长在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人来说,李慧敏的言论已算得上是大胆至极了,但相对于我们的环境而言,我觉得远远不够。很赞同龙应台说的,庆幸自己不是新加坡人。尤其是看到众多网友能够在网上大大吐槽N多不平事时,我想,就某些方面而言,我们还是要庆幸我们的国家走了一条不同的路。
  
内容简介:
  作者从一个普通新加坡人的角度,通过夹叙夹议的方式,书写在李光耀时代的成长经历,为大家呈现一个不一样的“新加坡故事”——一个新加坡平民的新加坡故事。这个故事没有血泪,却包含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试图让读者从全新的角度了解新加坡的建国历程与发展模式,同时思考国家的政策与未来的走向。
  
作者简介:
  李慧敏,“70后”,英国广播公司(BBC)特约撰稿、自由写作人。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硕士毕业,曾从事教育工作,并曾在新传媒、BBC等机构任职,对新加坡时事、区域政治等课题有广泛的研究与涉猎。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