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5年03月31日> > 总第2524期 > a03 > 新闻内容
一对婆媳,两个“三八红旗手”
新闻作者: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唐天喜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3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婆媳关系是家庭中最微妙、最难处的一种关系。尤其是在有两位女强人的家庭,或许更难处理。
  在邵阳市邵东县,却有一对特殊的婆媳,成为人们交口称赞的对象。婆婆徐戊英是全国“三八红旗手”,媳妇艾晓英是县“三八红旗手”;婆婆是县人大代表,媳妇也是县人大代表,并当选为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婆婆是家族企业的负责人,退位后,却选择媳妇来接班。
  3月21日,记者来到邵东县仙槎桥镇元塘村,采访了这对人们眼中的“最美婆媳”。
  
婆婆曾跟三任省委书记合影
  今年78岁的徐戊英是邵东县仙槎桥镇元塘村原党支部书记。1968年冬天,她担任元塘村村支书时,不满30岁,是当时邵东县最年轻的村支书,也是仙槎桥乡唯一的一位女支书。48年过去了,当年英姿飒爽的女支书已经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而在她的带领下,过去贫穷落后的元塘村已变成小五金“锤子专业村”和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仙槎桥素有“五金之乡”之称。民国初年,当地老百姓生产的剪刀、菜刀、剃头刀(俗称“三刀”)因其钢火好,美观大方,耐用好使而闻名云、贵、川、桂等地。
  谈到元塘村进行小五金生产加工历史,用徐戊英的话来说,是完全被“逼”出来的。特别是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全村人均耕地不足0.5亩,但700多人都得靠它过日子。面对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现实,她开始想到了丈夫所在的邵东五金厂那些积压产品,于是,便通过种种途径,做起了小五金生意。之后因为货源紧张,她干脆带头在村里办起了第一个家庭小五金加工作坊,重点加工锤子。
  由于她重质量、守信用、人缘好,她家的产品名气便越来越大,逐步由推销产品发展到以客户订合同的形式主动上门要货。这时,她马上想到要把合同分给全村人去做。一开始,家里人反对,她说:“我是村支书,有责任也有义务带领大家一起搞小五金加工。他们学到了技术,家家户户都搞,说不定以后还可以形成专业村,对大家有好处。”说服家人后,她把原材料分到各家各户,有的加工锤把,有的刷漆,有的搞包装……不懂技术的,她派技术员手把手地教;没有资金的,她无偿垫付启动资金;没有销路的,她负责全部销售。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带动更多的群众搞小五金加工,1993年3月,徐戊英租下区供销社的空房子,组织二十多户村民进行锤子加工,当年纳税二十多万元。在她的直接带领下,第二年,元塘村一般纳税户增加到6家,年纳税超过300万元。
  1998年,徐戊英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02年,她当选为邵东县人大代表。
  在徐戊英的家里,记者看到了一箱子的荣誉证书,其中有“湖南省十佳致富女状元”、“湖南省劳动模范”、“邵阳市优秀共产党员”……记者还看到了一幅幅珍藏着的各级领导来村里视察时的照片,其中,就有徐戊英和湖南省前后的三位省委书记王茂林、杨正午、张春贤的合影。“他们那时是来我们这里开现场办公会啊,帮我们解决了好多实际困难。”徐戊英说,“非常感谢当时的各级领导对我们村的关心,我们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她对着记者,掰着手指一个一个地数。
  
婆婆想要媳妇当接班人
  徐戊英有两个儿子,为避免两个儿子做同一产业竞争,她支持小儿子做钳子,大儿子徐善积则跟着她一起做锤子。后来,小儿子一家去了新疆创业,现在生意一样很好。
  1995年,徐戊英的大媳妇艾晓英所在的单位改制,其单位仍想要表现不错的艾晓英留岗。当时快60岁的徐戊英也打起了媳妇的主意:“她说、写、做都厉害,我想让她接家里五金厂的班。”
  就这样,艾晓英回到家里的锤子厂,跟婆婆学习做生意。“那时晓英对家里的生意并不熟悉,我就起个‘传帮带’的作用吧,带着她去拜访所有的客户,教她熟悉每一个生产流程,教她如何管控质量。”徐戊英笑着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她人很聪明的,一年后,她就能够独立管理了。”
  2008年2月,艾晓英和上海志发工具有限公司签订了业务合同,为该厂提供7.2万把羊角锤。两个月之后,国内钢材价格大涨,每把羊角锤的成本涨了8毛钱,增加成本5.76万元。但她仍按约定价格,保质保量按时向该厂供货。
  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艾晓英带着自家产品走南闯北,参加国际交易会,与进出口公司洽谈,因为语言不通,她在四十多岁时开始自学外语,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
  多年来,她厂里生产的产品没有一件被外商退货,锤类产品更是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免检产品,名声越来越好,生意越做越大,效益也越来越好。近几年,其企业上缴国家税费达到500多万元,连续5年获得纳税突出奖,先后被评为邵东县“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诚信企业、经济建设突出贡献单位。
  2010年,艾晓英被评为邵东县”三八红旗手“,同年,还被评为邵东县劳动模范。
  
媳妇也是婆婆的“贴心棉袄”
  “她的为人处世,她的一言一行感染着我们。”艾晓英说,她和家人都立志传承徐戊英的风范。每逢村里修路、建鱼塘等公共事务,徐戊英总不让家境贫困的村民出资,而是说服一些家境富裕的村民和自己一起出资。如果还是有缺口,便自己补足。
  艾晓英和徐戊英一样热心社会公益事业。2011年,仙槎桥镇敬老院筹建期间,她不仅个人一次性捐款5万元,还参与宣传发动,带动了一大批镇内外老板捐款23万元。近几年共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11人,其中8人已大学毕业。她陆续向社会捐款达70多万元,被邵东县妇联授予“爱心大使”光荣称号。
  艾晓英先后当选为邵阳市党代表和邵东县人大代表,现任邵东县人大常委会委员。2014年又被授予“2013年邵东县首届道德模范”称号。
  “曾经有人对我说,晓英比我还做得好。别人问我吃醋不,我不吃醋。她比我好,证明后人更比前人强,我高兴都来不及。”徐戊英笑着说。
  俗话说“婆媳亲,全家和”。婆媳关系是家庭中最微妙、最难处的一种关系。在这样一个有两位女强人的家庭,婆媳俩相处却十分融洽。在遇到婆媳有分歧的事情时,她们总是心平气和地沟通交流、消除隔阂,被左邻右舍交口称赞。
  “我媳妇最尊敬我,也最关心我。我的衣服,从内到外,都是她主动买回来的;我年纪大了,牙齿不好,家里就没缺过牛奶;她最近看我有点瘦,就劝我多吃点,她说‘你是要苗条吗’?”徐戊英向记者数着媳妇对自己的好。
  在婆婆徐戊英眼里,媳妇是“贴心棉袄”;在媳妇艾晓英眼里,婆婆是位“崇尚礼仪”的好婆婆,“婆婆没有女儿,就把我当成亲生女儿一样对待。”尤其在事业上,婆婆给予了媳妇相当大的支持。对此,艾晓英一直心存感激:“婆婆是我的坚强后盾!”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