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不仅省钱省事,还能免去逛街所耗费的大量时间,很受年轻人喜爱。遇上佳节,网购保健品更是一项流行活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3月15日,打假日。记者从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近年来,传统渠道的保健品销量同比出现下滑,电商销量却大幅度上升,同时,网购也成为消费者买到假货的重灾区。
对于许多懒人来说,这种方便的方式真的能买到健康吗?事实并非如此。网购保健品存在哪些健康隐患?且看且珍惜吧。
现状 网购保健品逐成流行趋势
在健康类产品零售领域,保健产品一直占主导。记者从淘宝、京东,以及好药师网、健客网等专业医药产品销售网站看到,热销产品以医疗器械、计生用品、美容保健品等为主。
“网上药店最大优势就是价格。”长沙保健协会秘书长吴辉认为,从疾病健康角度看,网购保健品存在一些老问题,主要集中在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像高血压、糖尿病、乙肝等目前不能治愈,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病情,患者有刚需,商家易钻空子。
记者从药监部门了解到,常见的违法添加药物主要集中在治疗慢性病、减肥等保健品上,例如针对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保健品”中,有的违法添加“伟哥”成分(化学名称为枸橼酸西地那非);针对糖尿病的产品中,有的违法添加降糖的西药成分(如盐酸二甲双胍、格列苯脲);具有减肥功能的“保健品”中,有的违法添加西药盐酸西布曲明成分;降压的“保健品”中,有的违法添加西药硝苯吡啶成分。
专家 两大类保健品最需谨慎
妇科类:网购产品失败率最高
有时候,女人总有些“难言之隐”,而网购就成了最好的选择。那些吹的天花乱坠的药品,不一定是“对症下药”或适合自己,即使对症,也会由于使用不当,导致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网上大部分的妇科抗炎产品是中成药,对于急性起病的患者来说不是首选,乱用产品或使用假货,很容易加重症状。”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医师周燕飞举例介绍,像网购避孕药,由于药理成分不同,使用方法也有所讲究,若随意服用,不但不能起到避孕效果,还会打乱月经周期,影响内分泌。
倘若已经使用网购妇科类保健品,周燕飞建议大家平时勤换洗内裤,可以借助白色或浅色的内裤观察白带颜色来判断保健品是否健康、合格。
美容类:网购伪劣产品的危害最大
如今,“吃的美容品”成为美容新宠,正大举进军药店、超市。不过,有专家表示,滥用激素类丰乳、减肥等口服美容品,或长时间服用假冒伪劣美容品,是女性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妇科病高发的原因。
“服用网购美容品激素超标的患者很多。”周燕飞介绍,目前网上具有美容养颜功效的女性保健品都含有一定量的激素,而在临床统计中发现,很多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患者的发病期也恰巧集中在口服此类产品阶段。这说明,部分女性可能对微量激素都相当敏感。
那么,实体店内的美容品就不含激素吗?周燕飞认为,相比之下,激素含量更少,产品的健康保障更大。另外,药店都配有药师,在推荐产品时,药师也会针对不同体质,从保健品的成分区别等方面提出选购建议。
支招 如何网购保健品才安全
面对网购成瘾的趋势和层出不穷的保健产品,长沙保健协会秘书长吴辉给出了以下建议:
一、选择产品:要充分了解产品功能,选择正规品牌。正规的保健食品会在产品的外包装盒上标出天蓝色的、形“蓝帽子”的保健食品专用标志。
二、选择正规商城和商家,谨防钓鱼网站。钓鱼网站只要有消费者点击进入网站首页,立刻就会弹出“客服窗口”,引导消费者购买。所以,应高度重视网站的“弹窗”,避免被骗。
三、不贪小便宜,拒绝低价陷阱。除此之外,网购保健品还必须注意生产日期和产品的保质期、产品防伪标识、产地、包装和规格以及留存网购凭证,以便一旦发现收到的商品是禁售批次,可以更好地维权。
链接
三招认清保健食品真面目
第一招:看"小蓝帽"的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
标志为蓝色图案,下方有“保健食品”字样;如果没有,肯定不是正规保健食品。对应的国产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为“卫食健字”(卫生部批准)或“国食健“G”(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如果是进口保健食品,则在文号相应含有“进”字或“J”字。
第二招:看保健功能。
减肥保健食品包装上“保健功能”的文字一般应为“减肥”二字。如果使用了虚假、夸大、让人误解或者欺骗性的文字或图形,如“月减6~10公斤”、“7天瘦身,永不反弹”、“消腩最强”、“火辣燃烧脂肪”等,则可能是假冒保健食品。
第三招:访问官方网站或索证资料。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输入外包装及说明书上的项目(如批准文号、产品名称、保健功能、适宜人群等),看与网站上的资料是否一一对应。如有一项不符则有可能是假冒保健食品。如果没有条件上网,可要求销售商出示保健食品的索证资料,如:《保健食品批准证书》、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保健食品检验合格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