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5年01月30日> > 总第2509期 > a07 > 新闻内容
刷爆微信朋友圈的农民女诗人
新闻作者:彭涉涛整理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30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住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的农民诗人余秀华,突然刷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
  写了16年诗,余秀华终于被大众所认识。不过这种关注来得突然而特别,媒体和读者更愿意在解读她之前给她贴上“中国版的迪金森夫人”、“脑瘫诗人”、“底层”的标签。显而易见,她身体上的疾病——脑瘫,她诗歌的草根意味,引来了同情和赞许。
  一朝走红,余秀华却有异于常人的看法,“感觉上天了,好危险啊”。在接受一些媒体的采访中,她谈了些自己的现状和想法。对于大家反复提及的“脑瘫诗人”称号,她欣然接受,并不难过。关于脑瘫诗人这一头衔,余秀华描述:“我的残疾是被镌刻在瓷瓶上的两条鱼/狭窄的河道里,背道而行。”而在追忆此前北京之行的博客文章中,余秀华其实已经说出这样的话:“我希望我写出的诗歌只是余秀华的,而不是脑瘫者余秀华,或者农民余秀华的。”
  余秀华:生活苦逼却幸福
  余秀华的命运是悲惨而幸运的。先天性脑瘫的余秀华在高二时辍学回老家,从此生活在农村,每天得忙着烧火做饭、扫地喂猪,以及春秋季节的看稻场剥棉花。
  “这样的命运谁甘心呢!在这样的一个地方,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你想飞,但飞不起来!”余秀华曾写道,诗歌“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与生俱来的疾病并没有对她的智商造成损害,因为喜欢象棋,她还成为湖北省象棋队队员。
  幸运的是,余秀华喜欢诗歌,她近二十年与诗歌为伴。1998年,余秀华写下了第一首诗《印痕》,到目前为止,至少已写了2000多首诗。诗歌主题多关于爱情、亲情、生活感悟,以及她的残疾和无法摆脱的封闭村子,近年来也渐渐收获诗坛一些认可、赞赏之声。
  其中一首题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被朋友圈刷屏无数。之后,她被学者沈睿誉为“中国的艾米丽·迪金森”。她在采访中称自己的诗歌,受到中国现当代诗人的影响更深刻,特别是受到海子等诗人的影响。在诗歌的节奏、色彩方面,她的一些诗歌让人强烈联想到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虽然都看似明亮、积极,但里面笼罩的阴郁让人不快,感到疼。
  读者、诗人和评论家:褒多于贬
  读者自发转发余秀华的诗歌和关于她的励志人物式的报道文章。表示自己被暖心的大有人在,有不少读者读完,直呼她的诗“超过想象”,“活得纯粹,作品才会纯粹”;还有网友看到,余诗有一种将加速度的世界往回拉一厘米的美好;还有读者说,读她的诗常常让人有“悲从中来,不可断绝”之感。
  诗人沈浩波点评余秀华“把苦难煲成了鸡汤,不是个好诗人,所以大众必会持续喜欢,热泪涟涟”。澎湃新闻的评论文章,对余秀华诗歌的“苦难共鸣”点赞:“余秀华做到了通过个人经验的书写让读者产生共鸣,但这种共鸣更多是考虑到她的个人经历而产生的同情、悲悯等情感。她的诗歌主题中最大的部分是和身体有关,而且还是特殊的身体。这种沉重的肉身,带来沉重的生活,又带来命运、爱、美等大词抒情。大词不可怕,过度抒情才可爱,肉身不是枷锁,只看到肉身才是阻碍更进一步的枷锁。”
  余秀华本人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她并非故意兜售这些,这些都是她个人情感和生活的积累。她是看到哪写到哪。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文学评论家张清华评论说:“余秀华的诗,语言表达比较有力量,有质感,有痛感,文学性也不低。就算不考虑她的身体状况,她也是位不错的诗人。”
  网友尖峰视界谈论余的诗歌:“我发现余秀华的大部分诗都很牛。当然,我对现代诗的认识非常浅薄,但是比那些蛮横的认为‘艺术就是美’的家伙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我一直认为诗歌是语言和语言逻辑的艺术,好的诗歌完全可以让人体会到语言最直接的冲击力,具有药品般的快感,而解读空间其实只是这种魔性艺术的一种副产品。”
  “她的诗歌有料,有真东西,这是肯定的。但是,也要警惕把她煲成了一锅鸡汤。”湖北诗人李以亮在读了余秀华的诗后,发表观点说:即使天才也是禁不起透支的。同情也有其限度,一如名声、传播的有效性。一句话,让诗歌回到诗歌,文学归于文学。
  
【延伸阅读】余秀华诗选
  
《打谷场的麦子》
  五月看准了地方,从天空垂直打下
  做了许久的梦坠下云端
  落在生存的金黄里  父亲又翻了一遍麦子
  ——内心的潮湿必须对准阳光
  这样的麦子才配得上一冬不发霉
  翻完以后,他掐起一粒麦子
  用心一咬
  便流出了一地月光  如果在这一打谷场的麦子里游一次泳
  一定会洗掉身上的细枝末节
  和抒情里所有的形容词
  怕只怕我并不坚硬的骨头
  承受不起这样的金黄色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