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5年01月23日> > 总第2507期 > A04 > 新闻内容
女指挥长姜欣:亚克西!
新闻作者: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熊梦玮 图: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张英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2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3年,姜欣49岁,在广电系统工作已20余年,担任湖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也已经11年,她突然做出了这个年龄女性不常见的选择——报名援疆。
当年8月,姜欣作为湖南省第七批援疆总指挥,放弃优越稳定的生活环境和驾轻就熟的工作氛围,率先带队来到吐鲁番这个中国海拔最低的地区。这里年降水量只有16mm,而蒸发量却达3000mm,因其极度干燥缺水,被称之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接连出现的暴恐事件,已经让新疆成为不少人望而却步的地方。
2015年1月5日上午,元旦上班后第二个工作日,在两个年度重要会议的间隙,姜欣抽时间接受了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采访。
可能因为见过很多人、走过很多的路,姜欣身上有一种见多识广、从容不迫的美丽,“美女”在她这里跟年龄无关,也不是毫无个性的统称,而是货真价实的结论。不到一个小时的直接对话,将近三天的陆续接触,一个多星期的微信沟通,请跟随记者走进一个磅礴丰沛、繁盛素朴的女性世界。




二十分之一的“大女人”

大女人:
与大男人相对应,大女人通常指那种豁达大度,精明干炼,不喜斤斤计较、论人是非的女性。她们性格强悍,有超出普通女性的性格优点,独立、成熟,有担当和责任感。
湖南七批援疆队的指挥长,姜欣是第一个女性;全国19个援疆省份的20支援疆队伍的总指挥,姜欣也是唯一一位女性。
“我身上流淌着八千湘女的血液。”被《新疆日报》的记者问及为何做出援疆这一“非常规”选择时,姜欣如是回答。身为地道的湘妹子,这个回答很有股“辣”劲。
事实上,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姜欣对自身的不满——虽然官至副厅,但长期的机关工作,让她觉得自己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她希望通过三年的援疆增加阅历,磨炼意志,增长才智,让自己的世界更大、视野更宽。
姜欣将援疆当成盛大的人生舞台,但现实往往让人措手不及。
初进吐鲁番时,街头到处是特警和警车,宿舍门边是防身武器,他们被反复吩咐不得独自出行。不过,姜欣没有时间犹豫和害怕,她不仅要忙着带好队伍、适应环境,还要完成17个项目建设任务、确保将近3个亿的计划内投入资金按时到位,以及争取更多计划外援助。以往容易失眠的她,现在在跑项目的路上会不知不觉眯个十几分钟;就算生病了打着吊瓶,也在翻阅文件。
大部分项目都很专业,身为指挥长却不懂业务,怎么办?“问!一有时间就抓着专家,从最基础的开始问,我不怕不好意思的。”
当然,指挥长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统筹协调上。入疆伊始,姜欣就组织指挥部进行集体讨论,拿出了援疆工作队组织机构的方案,成立了党委、纪委、工会、办公室、财务部、综合部、安全保卫部等一系列组织,分工明确,工作自然就井井有条了。
辛劳的付出取得了丰硕的回报。在2014年的年终总结材料上,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表述:“2014年,按照湖南省援疆‘十二五’规划和2014年项目计划,全面完成了17个项目建设任务;确保了计划内投入资金2.76亿元按时到位,同时还争取到计划外各类援助折合人民币4728.9万元;一些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14年7月,开通了长沙至吐鲁番的航班,实现了吐鲁番人民多年的夙愿;协助吐鲁番地区第一次走出本土,在北京、上海、长沙等地成功举办了葡萄节展示活动;湖南电视台对兰新高铁吐鲁番段开通仪式进行了直播报道,开创了吐鲁番首次卫星频道大规模直播活动的历史……”
湖南援疆队的工作得到了湖南省委省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部长马学军在湖南援疆队的总结报告中作出如下批示:湖南前指工作有重点、有创新、有特色、成效好,应予肯定。望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援疆不仅让姜欣在事业和眼界上有了大收获,另一个大收获是意外治愈了姜欣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洁癖。
曾经在长沙的家里,姜欣一天要抹上三遍,家里时刻要保持一尘不染。到了干燥无雨灰尘大的吐鲁番,援疆干部们经常要去农民家走访。有一次,维吾尔族老乡递来一个大枣,姜欣看到上面厚厚的灰尘,犹豫了一下。老乡见状,在衣袖上擦了一下,笑眯眯地又递过来:“吃!现在可以吃了!”姜欣再不犹豫,接过后“咔嚓”咬了下去。桑树结果时,老乡们从树上摘下桑葚,不用洗就直接吃,姜欣也从善如流,几十年生活的生理洁癖就这样不治而愈。现在的姜欣已经习惯了维族老乡们满是尘土的板床,能一屁股坐下去,坦然端起满是茶垢的杯子与老乡们喝茶聊天。每年3月葡萄开墩,11月葡萄埋墩,以及棉花收获季节,这个在省城长沙生长的女子会用向来拿笔的手摘棉花、挖地;休息时则跟农民一起,坐在田间地头喝水吃馕。
精神上的洁癖也是用类似方法治愈的。
“来,这是杯‘入伙酒’。干了这一杯,你就是我们吐鲁番人了。”2014年元旦,姜欣陪同吐鲁番地委书记张文全到吐鲁番最边远的村庄走访。当地老百姓端上自产的葡萄酒,张文全书记给姜欣斟上满满一杯。放在以前,不胜酒力的姜欣必然会一口拒绝,但这是在把葡萄酒当饮料的吐鲁番,面对维族老乡期盼的目光,她端起酒杯豪爽地一口干了。尽管这一杯下去就醉了,但她收获了由衷的赞誉:亚克西!从此,她成了维族老乡们眼里的“自己人”。
“当上总指挥以后,因为招商引资和项目需要,我现在还经常要跟这个‘总’那个‘总’打交道,这对以前的我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对于这种改变,姜欣并不觉得痛苦:“我现在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用真诚善良的心去理解我以前不能理解的人。放弃了精神上的洁癖,世界一下子宽阔了。”

采访手记
  
去新疆之前,出于职业习惯,我开始提前查阅关于姜欣的资料。网上报道不少,包括几张工作照。那是我熟悉的机关女领导形象:严肃、精干,以及繁重工作压力下显而易见的疲惫。我当时在想,这个一直在专业领域精耕细作的女性,能不能挑起援疆指挥长的重担?我想,赴疆之初,姜欣的领导、朋友,甚至亲人,应该也有过这样的担心吧?
至于这一年多来她是否胜任了这一挑战,因为时间关系,没来得及深谈。但我想也不必问了,她身上由内而外焕发着这个年龄女性少见的勃勃神采,那是一个深具才气的女子被放到大山大水大沙漠里历练之后,彰显出来的大气场。显然,吐鲁番的严寒酷热没有赶跑她,工作的繁琐劳累没有打倒她,环境的严峻波动也没有吓倒她——就在我们结束采访回到湖南的第二天,新疆又发生了暴恐事件,6名歹徒被当场击毙。感到后怕的我给她发了一条注意安全的短信,她的回复是如此强悍而满不在乎:没事。

140多人的“老妈子”
  在湖南援疆队,鲜少听到“姜指挥长”、“姜队长”这样的官方称呼,140多名队员们中流行的称呼是“姜妈妈”。八零后九零后的姑娘小伙叫起来当然是脆生生甜蜜蜜,连与姜欣年龄相差无几的六零后七零后喊起来,那也是极为自然毫不扭捏。
  在湖南援疆队“妈妈”这一称呼有着特别的意思——在离家万里之外、暴恐频发的新疆,140多个援疆队员有了相依为命之感,而队长姜欣成了队员们的主心骨。“姜妈妈”这一称呼无关年龄、无关职务,更多的是这个特殊大家庭的“家长”。
  但其实,这个“妈妈”不好当。
  湖南援疆队的140多个队员分别来自省城长沙以及湘潭、衡阳、郴州四个城市的不同机关、不同系统、不同行业,援疆结束后,大家也将回到各自的岗位。作为这么一支临时成立队伍的指挥长,姜欣既不管他们的“帽子”,也不管他们的“票子”,如何才能将大家团结在一起,圆满完成援疆任务呢?
  这个问题还真难不倒当过前湖南省广电厅多年办公室主任的姜欣。
  指挥部的首要工作就是做好队员们第一个月的思想工作。来自省直各机关的援疆队员们入住的是吐鲁番新城区,由于刚刚交房,一到入夜,小区四周方圆几里一片漆黑,只有援疆队员住的一栋楼亮着灯。当时正是暴恐事件频发的时候,加上面对陌生的环境、气候、人,“一到夜晚,就跟困兽似的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援疆队员们这么描述当初的心情。
  姜欣深知队员们此时的心情波动,她和指挥部其他领导们一起,挨个上门探访谈心。“熬过第一个月就好了”是被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快乐就是一眨眼的工夫,痛苦不过一咬牙的节奏”则是另一句常用的鼓励之语。同时,指挥部不断完善各项生活保障、安保措施,不仅为每套房间配备了自卫设施,还特意从湖南请来厨师掌勺食堂,用家乡的味道抚慰队员们的乡愁。
  一个月过去,随着环境的熟悉、气候的适应,“姜妈妈说的还真准!”队员们基本都安下心来投入工作。
集体活动是增强凝聚力的另一个好方法。每月一次的统一学习是雷打不动的集体项目。援疆队员分布在吐鲁番市区以及鄯善、托克逊两县,全队集中学习有困难,就采取开设分会场、同步举办视频会议的形式。此外,援疆队还组织了羽毛球比赛、元旦联欢晚会,并组织队员们前往石河子,慰问当年“八千湘女上天山”时还健在的老人们。这些活动不但让队员们互相熟悉,也极大地增加了队员之间的凝聚力。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