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4年12月23日> > 总第2498期 > A09 > 新闻内容
孝儿很任性,装电梯遭反对买下整单元
新闻作者:本版编辑/邓魏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2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孝儿很任性,装电梯遭反对买下整单元   位于南京市诸暨大桥东路50弄的七建公寓,建于1998年,基本都是6层楼。由于地段好,这里的房子虽然不够新,但价格一直很稳定。   郦先生家住6楼,父母住5楼。早前,母亲腿上动过手术,上下楼不方便。郦先生心疼父母,便花几十万元装了一部直达5楼的观光电梯。电梯造好了,可与原先说的有区别,离大楼的距离近了不少,十几年的老邻居不乐意了。当地规划部门称,先让郦先生与邻居协商,协商不成,就拆掉。 时间过去一周,这部电梯究竟怎样了呢?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任性”的郦先生花了几百万元,加价将整个单元的房子都买下了。 电梯造得和原先说的不一样   七建公寓于1998年建成,郦先生一家就搬到了这里,做了十几年邻居,其实平时大家的关系都不错。邻居说,如果不是因为电梯造得和原先说的不一样,大家也不会闹得这么僵。   郦先生的一位邻居称,其实刚开始,郦先生说要为腿上动过手术的母亲造电梯,大家都是理解的,可后来发现电梯不仅没有按照当初承诺的造,原本离楼5米的距离,变成了离楼1.6米。“方案换了,我们肯定不同意,毕竟现在这样我们进出十分不方便,当时也没在文件上签字。哪知道,电梯居然通过了审批,就这样造起来了。你说,换了谁会同意啊?” 当初,事情闹僵了,楼下的住户陈老伯甚至说,“要么拆了电梯,要么就将楼下所有的房子都买去。” 儿子花高价买下整个单元   说起来,这位郦先生还真的有几分“任性”。据记者获得的确切消息,他果真花了几百万元,将楼下的四层楼全买了。这样,整个单元都属于他们家,自己怎么造电梯,就不会有人说了。   在上一次采访中,郦先生就曾向记者透露,七建公寓虽然地段好,但因为是老房子,价格不算高,估计市价在每平方米7000元左右。在协商过程中,他很有诚意,愿意以每平方米1万元左右的价格购买楼下住户的房子。   记者打听了一下,这幢房子下面的四层,三、四楼属于同一户人家,一楼、二楼分别是一户,每层楼大约150平方米。如果按照郦先生提出的价格,买下四层楼,最少也要约600万元。这个价格,可以在诸暨买一套相当好的别墅了。   对于最终谈妥的价格,郦先生不愿多说,但他承认自己确实花钱将整个单元都买了下来。   “其实,我也不是网上有人说的那样,是个有钱人。只不过,我母亲快90岁了,腿上刚刚动过手术,又在这里住惯了,不愿意搬走。”郦先生说,本来想造个电梯方便老人上下楼,结果却引出这么多麻烦,自己的生活也大受影响。   很明显,郦先生买下整个单元花了不少冤枉钱,是否有斗气的成分呢?   对此,郦先生似乎有苦衷,欲言又止。“当初我造电梯时,也愿意给邻居们用,但一楼和二楼表示不需要,三楼和四楼是开了口子的,需要的话,随时可以开通。”后来事情闹僵,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将楼买下。 郦先生说,自己在这个小区住得还是比较开心的,希望以后能和邻居们继续愉快相处。   规划局:老小区造电梯不仅要方便,更要和睦   诸暨规划局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诸暨老小区,建造电梯还是第一次,没想到会出现这么多问题。   “刚开工的时候,就有邻居来投诉了,说是电梯造的位置和审批时不一样。”这位负责人表示,当时执法局已经下发了停建通知,让郦先生不要建,先处理好问题再建,毕竟邻居住在一起,要以沟通协调为主。“我们给了一个期限,如果协调不好,就要拆掉电梯。”   规划局称,老小区加装电梯是件好事,也是件难事。“现在老人越来越多,这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有钱的可以自己想办法造电梯,却引出这么多麻烦。如果没钱呢?只能换个楼层低一点的房子。”   “不同楼层的业主有不同的要求很正常,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沟通,这些矛盾都可以解决。如果郦先生当初能做好工作,或许会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规划局负责人说。 (据12月22日《钱江晚报》) 凤眼时评>> “买楼尽孝”亲情互动不能损伤邻里关系 文/杨朝清 为了表达对父母的爱与关心,郦先生花费数十万建造了一部电梯;然而,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冲突显性化的当下,电梯引发了邻里之间的摩擦和纠纷。由于电梯距离楼栋只有1.6米,不可避免地给邻居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些不便。在双方利益难以协调的格局下,“买楼尽孝”也就上演了。 按照经济学 “理性人”假设,郦先生的所作所为,显然不符合利益最大化的逻辑。只不过,在郦先生看来,尽孝具有“等不及”、“伤不起”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即使多花一些钱,也是有意义的。在工具理性、功利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尽孝优先于经济算计”的价值排序,无疑值得肯定和赞扬。 可是,在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的现代社会,“买楼尽孝”固然能够通过商品化手段来回避利益冲突,却是对邻里关系的一种损伤。在传统社会,邻里关系有助于健全人们的社会关系网络,为人们提供外部的社会支持,从而产生了“远亲不如近邻”的道德美谈和文明佳话。 伴随着居住方式的改变和社会原子化、利益碎片化和人际关系干燥化,邻里关系逐渐淡漠疏远。高楼大厦建构的“城市森林”,虽然让人们有了更多的私人空间,却也让人们承受了邻里互动匮乏的单调与乏味。在权利意识越来越敏感、利益诉求越来越受重视的当下,老小区加装电梯是件好事,也是件难事——面对同一件事情,人们既可能存在着价值观念上的分歧,也可能存在需要上的不平衡性;一旦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社区冲突。 当前许多邻里纠纷,并不是发生在核心地带的利益冲突,而是源于鸡毛蒜皮的小事。倘若多一些规则意识和公共精神,“自说自话”便不会出现;如果多一些真诚沟通和良性互动, “买楼尽孝”或许就不会产生。在社会老龄化背景下,子女为父母尽孝固然重要,却不能以损伤邻里关系、破坏社区和谐为代价。 实现不同居民的利益协调,不仅关乎态度,也关乎技术;“买楼尽孝”尽管有助亲情互动,却由于缺乏沟通技巧,损伤了邻里关系。从本质上看,邻里关系不仅是一种物理上的距离接近,更是一种生活上守望相助、情感上认同支持的社会网络。只有让邻里关系重新焕发生机,社区这一社会生活共同体才会更有活力。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