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4年11月04日> > 总第2484期 > a09 > 新闻内容
梅山武术:孩子们的“江湖”
新闻作者:文、图 /李锋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04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真是一块尚武之地。即使我们未曾目睹它真正的盛况。 近日,电影《一个人的武林》正在热映,我们不妨来看看传说中的“武功”,在今天是个什么样子。
  新化是武术之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山武术发源于此。48岁的郑时强,是梅山武术的第20代传人。6岁习武,当时跟他现在正在习武的女儿一个年纪。
  练武的辛苦无庸置疑,在练习各种套路前,得花漫长的时间练习基本功。 近日,在新化古祠堂杨氏宗祠里,我们见到郑时强的两个女儿在站梅山桩。头、手臂、腿上皆顶着水碗,一炷香燃尽,基本就是站桩一个时辰了。梅山武术是没有花招的,它们不是电视与武侠小说所演绎的那种,“太不真实了”。轻功自然也不是飞檐走壁腾云驾雾,平时绑着沉重的沙袋练习,一旦释放,弹跳力就很赞罢了。
  郑时强与他的徒弟,一起带着80个孩子接触武术,一到寒暑假,每天练习5小时。乡里的孩子大多喜欢这运动,虽然也有打酱油的,但大多练习得相当用力。曾经,水车镇80%的孩子都练习过梅山武术,如今虽然少了很多,也大致还有一半左右。在这里,武术几乎就是孩子们的江湖。 平时,郑时强除了教自己的三个孩子,还免费收了他所在的共和村的10个孩子习武,就在罗氏祠堂那空旷且不会打扰乡邻的天井里。每天清晨6点半,孩子们几乎雷打不动地,用一个半小时的练习开始精神抖擞的一天。
  郑时强最大的心愿是“梅山武术能更好地传承下去”。郑时强15岁就开始教徒弟,算来已经过千人。跟如今到镇上集中教学比,1990年前郑时强的教学更具古风:一个村子,或者一个家族,主动来邀请师傅去。今天到这个徒弟家吃饭,明天到另外一个徒弟家吃,非常受人尊敬。被邀去同一村子的师傅,可能还会比试,“打出场”,“打进场”。郑时强没输过。“现实中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个险恶的武术江湖,尤其到了今天,练武更多的是防身以及强身健体。”
  在中国,武与医也是不分家的。郑时强与妻子,经营着水车镇共和村的卫生所。 练武前的经络活动,受伤后的治疗,增力的汤药……练武的一生是与各种草药打交道的历程,治疗跌打损伤郑时强都有自己的绝招。郑时强很少出远门,去年才第一次去了北京,“诊所之外的世界无非武术”。我们问他,有了衣钵弟子没?他笑,有目标了。儿子的“猛虎下山拳”已打得相当给力,他欣慰地笑。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