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诺贝尔奖从10月6日开始公布,在众多获奖者中,和平奖获得者之一的马拉拉·优素福·扎伊成为诺贝尔和平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
这位来自巴基斯坦的女孩是一位现年17岁的女学生。她从11岁开始就为争取妇女受教育权而斗争,通过博客向外界介绍她和朋友们在塔利班政权下的生活。因此,她还曾被塔利班武装的子弹击中头部。
她争取女童教育权的名言是:铅笔比枪支更有力量。
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才17岁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亚格兰10月10日宣布,把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儿童权利活动人士萨蒂亚尔蒂和马拉拉,以表彰他们反对压制儿童和青少年、为所有儿童争取教育权所进行的斗争。在谈到马拉拉时,亚格兰说,巴基斯坦女孩马拉拉虽然年纪轻轻,但她已在最危险的情况下为争取女童教育权战斗多年,成为女童教育权的一个主要代言人。
获悉得奖时,马拉拉正在英国伯明翰的学校上课,但她并没因此而早退,而是等待放学后才向外界发表感想。
马拉拉表示,对获颁诺贝尔和平奖感到荣幸,对成为首位巴基斯坦人及首位少女得奖感到骄傲,她将会把奖项献给所有“无声”的儿童,表示他们的声音需要被聆听。
巴基斯坦媒体《特快论坛报》10月11日的报道称,马拉拉获奖后将邀请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和印度总理辛格参加颁奖典礼,希望借此缓和印巴的紧张局势。
不过,也有人质疑,萨蒂亚尔希于1980年开始从事取缔儿童奴工的事业,为此奋斗了三十余年,获得诺贝尔奖理所应当。而马拉拉年纪才17岁,是不是炒作宣传的产物?
为女童争上学权,15岁的她险丧命
实际上,马拉拉虽然年仅十七,但早在11岁时,马拉拉就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1997年7月12日,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出生于巴基斯坦的斯特河谷(Swat Valley),她的名字起源于一位普什图族女诗人,马拉拉名字的意思是“悲痛欲绝”(grief stricken)。
2008年9月1日,马拉拉在当地的一个记者俱乐部第一次登台演讲。她的演讲题目是“塔利班为何敢剥夺我的基本受教育权”。
2009年1月3日,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开始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乌尔都语网站上用“古尔·马卡伊”的笔名撰写个人网志,介绍她和朋友们在塔利班政权下的生活,反对塔利班组织剥夺女性受教育权。她记录下了在塔利班统治下的生活,比如怎样把书本藏在披巾里面;塔利班禁止女孩接受教育,她又是怎样坚持读书的。
在2009年1月的一篇博客中,她写道:“老师今天告诉我们不要穿鲜艳的衣服,塔利班武装分子可能会生气。”2009年1月15日,塔利班炸毁了100多所女子学校,并禁止女孩上学。而那时,马拉拉在博客里写道,她在继续准备着她的考试。
马拉拉的反抗行动也越来越备受关注,她不仅担任了当地的儿童教育会主席,还经常接受西方媒体采访。2011年底,马拉拉甚至获得了巴基斯坦的首届国家青年和平奖。这让塔利班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
2012年10月9日,在巴基斯坦西北部斯瓦特地区,一所当地女子高中的校车奔驰在乡间小路上。车驶出明戈拉城大约一英里,两个男人把车拦下,冲了上来,其中一个人掏出枪问道:“你们中谁是马拉拉·优素福·扎伊?”没人做声,有些人不想出卖马拉拉,有些人则是害怕,但她们都不约而同把目光转向了马拉拉。“原来就是她!”持枪的人说道,他瞪着这个15岁女孩的脸,朝她脸颊和脖子扳动了两次扳机。接着他又开枪把其他两名女孩打伤了,然后两个人逃之夭夭。
事发后,巴基斯坦政府拿出10.50万美元悬赏枪手。同时,马拉拉遭遇袭击的新闻占满全球新闻头条。
弥留时,马拉拉被飞运英国,在伯明翰的伊丽莎白女王医院救治。
联合国设立“马拉拉日”
险死还生的马拉拉受到了全世界的祝福,这次意外事件让马拉拉名声大噪。
2012年10月15日,联合国全球教育特使戈登·布朗开启了支持马拉拉的请愿书,旨在确保至2015年,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其口号为“我是马拉拉”。2012年11月10日,联合国甚至将每年7月12日定为“马拉拉日”。
2012年12月,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亲自到伯明翰医院看望了马拉拉,并称赞她是杰出的女孩,是巴基斯坦的骄傲。12月31日,马拉拉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并被时代周刊提名为2012年度风云人物。并在第二年4月,再次登上《时代》杂志封面,并被选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百人之一。
去年2月份的手术补造了颅骨,并使她恢复了听力。去年3月19日,她换上新校服,在伯明翰就近入学埃德巴斯通女子高中。很快,马拉拉还与女演员安吉丽娜·朱莉合作倡导在发展中国家加强女孩受教育的权利,并成立了马拉拉基金。
2013年7月12日,在马拉拉16岁生日那天,马拉拉在联合国发表了康复后的首次公开演讲,她第一次公开讲述被塔利班袭击经过。“他们以为子弹将会让我们沉默,但他们失败了。那一沉默中响起了成千上万的声音。恐怖分子以为他们能够改变我的目标,阻止我的理想。但是我的生活没任何改变,除了:已逝去的懦弱、恐惧与无助。坚定、力量与勇气诞生了。”
这次演讲是马拉拉最著名的一次演讲,声音高亢,充满激情与感染力。“让我们开展一场对抗文盲、贫困和恐怖主义的壮丽抗争,让我们捡起我们的课本和笔,它们才是威力最强大的武器。一个孩子、一位教师、一本书和一支笔可以改变世界。教育是唯一的答案。教育为先。”这段名言传遍了全世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英国前首相布朗均参加了这一特殊活动。
2013年10月8日,马拉拉出版个人回忆录《我是马拉拉》(I Am Malala)。“我希望这本书能让全世界读到,这样人们就能认识到有些孩子要想接受教育是多么艰难。”马拉拉·优素福·扎伊说,“我想讲我的故事,可这也将是6100万失学儿童的故事。我想让它成为这场运动的一部分,让所有的男孩子、女孩子都能得到上学的权利。这是他们的基本权利。”
该书由英商魏登菲尔德和尼科尔森书局在英联邦地区发行,世界其他地区划归美商利特尔布朗。英国媒体《卫报》当时推测说,马拉拉拿到了2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888万元)的预付稿酬,但未予证实。
随后,奥巴马夫妇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分别在白宫和白金汉宫接见马拉拉。马拉拉还于今年上半年被提名“世界儿童奖”。
马拉拉关于女性和儿童受教育权利的看法也感染了更多的人。因此在2013年,马拉拉就已经被视为和平奖的大热门,最终落选,令很多人失望。今年算是迟了一年才获奖。
父亲向她传承力量和勇气
十几岁的马拉拉,其杰出的演讲能力自何而来?是不是受了专门训练,然后用于“表演”,宣扬特定一套价值的?不少人有这个怀疑。
对于这个问题,只要看了其父亲齐亚丁在著名的演讲平台TED发表的演讲《我的女儿马拉拉》,答案就一清二楚了。马拉拉富于感染力的演讲,完全就来自父亲的言传身教。齐亚丁在家乡斯瓦特地区开办了几所学校并担任校长,他的志向就是用教育改变巴基斯坦——如今巴基斯坦不上学的儿童达2500万,青年文盲率是世界上最高的,而齐亚丁的目标是让巴基斯坦变成全民都接受教育的国家。
在TED的演讲中,齐亚丁把自己女儿挺身而出的因由娓娓道来:“一个现象给人权带来巨大打击,尤其是对女性权利,这种现象剥夺了女性的参与权,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活动中,上百所学校被关闭,女性被禁止上学,妇女被迫戴上面纱,不允许去集市。音乐家被不许演奏,女孩被鞭打,歌手遭刺杀,百万人受苦,但只有极少数人敢发出声音……在这样的情况下,马拉拉挺身而出,为自己的教育权利呐喊。”
在父亲的鼓励下,马拉拉一直努力在当地推动女性和女童受教育权。马拉拉曾想学习医学,但父亲劝她,如果时机合适应该从政,这样能让巴基斯坦社会更加进步。
其国内对她获奖褒贬不一
在马拉拉得奖后,有外媒报道,加拿大将授予她荣誉国民身份,此举并不是锦上添花,事实上加拿大政府2013年就已经宣布马拉拉本月会访问加拿大。正式仪式届时将会举行。
加拿大政府颁授荣誉国民身份给外国人,必须通过国会表决,而马拉拉则是第六个获此殊荣的人。
巴基斯坦总理则将马拉拉形容为“是巴基斯坦之光”,还称“她令同胞引以为荣,她的成就无可比拟,全球少男和少女们应学习她的奋斗和奉献精神”。 巴基斯坦各大主流报纸均在头版头条大肆报道,刊出题为《马拉拉,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得主》、《马拉拉的奇迹时刻》等文章。
虽然包括巴基斯坦总理在内的很多巴民众对这一消息感到兴奋,但也有巴基斯坦保守派质疑西方国家颁奖的动机。该国右翼宗教政治组织“伊斯兰大会党”领袖巴洛赫表示,马拉拉遇袭后获西方大力支持,惹人怀疑。他说:“巴基斯坦很多女孩死于恐怖袭击,不少女子变成寡妇,但无人给她们奖项。”
而巴基斯坦塔利班分支“加马欧哈”组织10月11日痛斥马拉拉“缺失信仰”,并威胁要“干掉”她。
此外,巴基斯坦一些私立学校禁止学生阅读玛拉拉去年出版的书籍《我是马拉拉》。
(综合新华社、中新网、光明网、《环球时报》等)
链接>>
已有16位女性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截止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共授予了103位个人和22个组织。共有16位女性曾赢得诺贝尔和平奖,超过其他任何诺贝尔奖。有两个组织曾多次获得这一奖项: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分别于1917、1944和1963年获奖,联合国难民署曾于1954和1981年两度获奖。奖项设立以来,共有19年没有授奖,这个数量也超过其他任何诺贝尔奖。
●2014年,巴基斯坦女孩马拉拉。
●2011年,利比里亚总统埃伦·约翰逊·瑟利夫、利比里亚“和平运动”领导人莱伊曼·古博韦和也门妇女权益活动家塔瓦库勒·卡曼。这3位女性获奖是因为她们在妇女安全和女性参加缔造和平工作的“非暴力斗争”中的作为,奖金将由3人分享。
●2004年,肯尼亚环境和自然资源部副部长旺加里·马塔伊,这名启动了非洲植树运动的女性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非洲女性。
●2003年,伊朗女律师、人权活动家希林·伊巴迪,在伊朗妇女儿童事业中有突出表现。
●1997年,国际禁雷运动协调员朱迪·威廉姆斯。
●1992年,危地马拉人权领袖吉戈贝塔·门楚。
●1991年,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总书记昂山素季。
●1982年,身为作家和外交官的瑞典人阿尔瓦·米达尔,致力于推动裁军和世界和平。
●1979年,阿尔巴尼亚慈善机构“教会指示”修道院院长特雷莎,帮助印度穷人。
●1976年,北爱尔兰和平运动创始人——英国人贝蒂·威廉和北爱尔兰人梅雷亚德·科里根因。
●1946年,“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国际联盟”负责人、美国人埃米莉·格林·鲍尔奇。
●1931年,美国人简·亚当斯,“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国际联盟”主席,并创立了“赫尔馆”,在芝加哥为穷人安排社会工作。
●1905年,总部设在瑞士伯尔尼的国际和平局局长贝尔塔·索菲·费里茨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