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4年08月29日> > 总第2466期 > A07 > 新闻内容
温暖的注解
新闻作者:刘梦妮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29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刘梦妮
  当你观看一部电影时,你最想得到的是什么?对我来说,一是电影所讲述的故事本身要好,二是看完它能带给我点什么,能让我的心和看电影之前有那么一点点不一样。阅读《雨中百合般的爱情》,里面大多数文章都能让我感知触摸到这两点,即使电影本身我并未看过。
  这是一本关于电影的书,但又不止于电影。每一篇影评都是写给“TT”的信,书信体让文字自在丰盈,也包容了更多的东西在里面。作者苏七七笔下的文字充满了“暖意”,又有一种特别的灵气,她从一部部电影出发,用很美的文笔讲述动人的电影故事,然后由此延伸到生活、生命、成长。一篇篇影评,皆是对电影温暖的注解。
  我很喜欢的《迷失的人与迷失的人群》,是一篇《东京奏鸣曲》的影评。这部电影讲述的是男人中年失业后,他和他的家庭所面临的困境,按苏七七的话说,是“关于一种价值观与一种生活方式里待得太久的人,被毫不留情地扔出这个体系后的故事”。男主人公失去了工作,他内心深处觉得自己也失去了尊严。而他的朋友,在失去工作后,仍装作上班的样子,甚至请男主人公冒充同事去他家吃饭。但朋友的家人其实早就知道真相了。这种掩耳盗铃的方式没办法持续,最终朋友与妻子一起开煤气自杀。
  苏七七评论直指人心:“这是一种可悲而又可怕的被异化的人的生活。社会把一种价值观深深地种植在人的内心:只有有一个体面的工作,经常有电话联系业务,才是成功的,有尊严的。那么失去了工作,不能在这个阶层或这个体系里停留时,就失去了尊严甚至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多么可怕又多么现实的“价值观”。可是大多数人不都生活在这样的价值体系中并不遗余力地维护这一观点吗?
  这部电影的结局跟《只做陌生人》的结局有那么一点点相似,“不幸”的人都拥有了现实生活中难以企及的好运。导演为这不幸的一家人安排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收梢:二儿子有音乐天才,在考场上技惊四座。但是,电影中看似“美满”的结局却不能解决现实的困境,并不是每一个失业的家庭都有一个音乐天才儿子成为家庭的希望。相比电影,苏七七的观点更能抚慰人心。“自我的价值是不需要那么多人的惊叹的目光来认证的,生活的希望难以寄托在天才之上。清晰的自我认识,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与家人好好沟通,对社会有一个整体的理解——这才是普通人生活的希望所在吧”。真喜欢这些泛着生活智慧之光的句子,它们是电影温暖的注解,但又比电影本身更真实更平易近人。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