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4年06月27日> > 总第2448期 > A05 > 新闻内容
为理想专业,他们从大学退学再战高考
新闻作者:李旦等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7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六成考生填报志愿靠“我爸妈说”
  “我爸爸说”或“我妈妈说”,这是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在采访应届高考学生时听到的最多的话。
  连日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采访了娄底、益阳、长沙等地的数百名高考生。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大部分高考生对于专业的选择,以及将来想要从事的工作没有太多的概念,更多的是依据家长的判断和亲戚朋友的意见。
  记者统计了一下:在近500名受访高考生中,其中有170余人对将读什么专业,他们的回答是“随便”“没想法”;约290人则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且选择医学、金融、管理、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等专业的居多。在问到为什么要选择这些专业时,有的学生则给出了类似“我爸妈觉得这些专业好找工作”、“女孩子学这些专业比较轻松”的答案;称“因为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而选择专业”的不足30人。
  以下是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在采访时,记录下的部分考生及其父母对填报志愿各自的不同看法:
  ●杨柳(益阳市一中,文科,男):我一直在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绘画,所以在报考专业的时候,我选择的就是产品设计。
  杨柳爸爸:我并不支持他填这个专业,因为我觉得这个专业将来不好就业。
  ●潘同学(益阳市一中,文科,女):我想报语言类专业,偏爱德语,因为想去德国。德国的男生很温柔很有责任感。
  潘同学妈妈:我希望她报金融学专业,因为我在银行工作,这方面积累的资源以后能帮助她就业。
  ●李翼(长沙市一中,理科,男):唯一目标是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我从小喜欢计算机,喜欢奥数(学霸类考生,据了解,目前已经跟清华大学签署协议,只要上规定分数线就优先录取)。
  李翼爸爸:我无条件支持儿子完成自己的梦想。
  ●刘同学(沅江市一中,文科,男):想报考历史学或者考古类专业,性格内向比较沉默,比较不喜欢与人交际,爱好历史。
  刘同学爸爸:不希望儿子读此类专业,希望能报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以后至少有养活自己的能力。这孩子要是读考古,他以后怎么养活自己的孩子啊?
  ●陈同学(益阳市箴言中学,理科,女):想报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类,希望以后能出国深造,然后去外企上班或者自己创业。
  陈同学妈妈:报考专业上尊重女儿,但我希望女儿毕业以后能考公务员。
  湖南名校招生办主任谈专业选择
  ——中南大学招生办副主任 赵晓霞
  近几年,报考中南大学扎堆的专业主要有建筑、金融、材料、土木等,但最多的还是临床医学专业,因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是8年本博连读。如果按照常规,医学本科5年,硕士3年,博士4年,加起来要12年。
  在我看来,选学校和专业,与将来的生活、就业前景不能完全划等号。因为所谓名校并非每一个专业都是名专业,热门专业也并不等于就业热门专业。像中南大学的采矿工程专业和护理学专业,就是就业热门专业,学生还没毕业就被“抢订”光了,可由于家长或社会传统思想的偏见,这个专业相对来说报考人数较少。
  在我看来,影响学生填报志愿的原因应该有蛮多:其一是,家长和考生都不了解专业情况,根据专业名称主观推断臆想;其二是,考生对自己的自我判断和定位不准确,盲目听从父母或者老师的意见,甚至在报考时有从众心理,看别人报所谓的热门专业,也跟着报考;其三是,如网络上出现的各种报考攻略、专业就业率排名等等对考生及其家长们产生了不良影响,甚至是误导。总之,对于选择专业,不管是热门还是冷门,都要辩证地来看待。
  其实,就中南大学来说,比较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如果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确实对自己目前所选择的专业不喜欢,觉得不适合,学校还是很支持的。比如,中南大学开设了特色班和教改班,如卓越法律班,中澳合作办学班、科学班等,可以面对全校学生选拔,学生在入校一年后,成绩在全年级排名25%,提出转专业申请,再参加笔试和面试。
  ——湖南大学招生办主任 陈志清
  湖南大学近几年报考相对热门的专业是土木工程、建筑学、车辆工程、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以及工商管理。原因除了这些是湖南大学相对强势的专业外,更多的反映了现阶段社会人才的需求状况。
  之所以有这么多考生选择这些专业,主要是考生填报志愿时受外在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家长的说教;其次是来自亲戚朋友的意见,再次是班主任老师的意见建议;最后才是考生自身的兴趣。正因为就业第一、兴趣靠后,这才使得近年来报考热门专业的考生较多。
  “热门”无异于“时尚”,而时尚具有明显的时效性,所谓“热门”专业一般来说是指大学生入学时的热门。毕业的时候,此时的热门不一定是热门;再者,所谓热门专业就是在众多人都选择的专业,既然是众人所选,必然是扎堆的选择,热门专业的就业率降低也是必然的规律。
  为了有利于考生今后的发展,建议考生填报志愿时不要随大流,应该把个人兴趣作为主要因素长远考虑,同时也做好深造规划。考生首次选择大学专业是根据高考分数来的,湖南大学提供考生入学后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对于专业转出学校没有名额限制,但是专业转入则采用择优录取的原则。刚进入大学,考生对于专业的认知还是处于面上的理解,建议考生进校后对专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之后,再综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慎重考虑是否转专业。
  ——湘潭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 宁国良
  专业并没有所谓的“冷”“热”之分,比如10年前计算机专业很热,而之前几年又开始变得很冷,但现在又有了回暖的趋势。所以,我建议高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职业规划来进行,不要过分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
  在湘潭大学,比如金融、会计、法学等专业,因为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有这些专业,招生计划也多,所以报考的人自然也多,也就成了所谓的热门专业。但是从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这几个专业的前景也并没想象中的那么好。
  而湘潭大学所谓的冷门专业大多为有优势的基础学科,也就是文史哲数理化,学校在这些专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对人才培养也相对更优质一些。例如,从湘潭大学数学专业走出去的院士就有2位,学院为了培养拔尖人才,更是成立了“韶峰数学班”。学校的数学和化学专业每年的就业率都为100%、考研率60%以上,但就是这样的一些优质专业,每年报考的人中是第一志愿报考这些专业的不到50%。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第一,可能是跟家长以及考生的从众心理有关,认为好就业或者是大家都去读的专业就是好专业,家长在指导孩子选专业的时候抱有一种赶时髦的心态,没有根据学校、学科以及孩子的实际出发;第二,家长在指导孩子选专业的时候过分把自己的功利心理加了进来。前途好、工资高、社会地位高等这些可以适当作为选专业时的参考标准,但不能舍本逐末。
  ——湖南农业大学招生办主任 杨云
  在近几年的报考中,湖南农业大学和其他高校一样,金融、会计、法学等专业成为了所谓的热门专业,而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以及食品科学等专业是湖南农业大学最有优势和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的,则因为各种原因经常招不满。例如,草业科学是湖南农业大学拥有一级博士点的学科,每年计划招收30个人左右,可一般报的人都只有20来个,其他的则靠调剂。
  有竞争力的专业报考的人反而相对较少,这一方面和部分考生家长的“跳农门”观念有关,农学、动物医学这些专业看上去确实不如金融学等“高大上”,但并不代表农学在社会上就没有立足之地。事实上,这些专业就业率每年都很高,学生的发展空间也很大。
  此外,还和就业环境有关,农学等专业就业环境相对来说较为艰苦,这就造成很多人不敢去尝试,尤其是现在的很多“90后”都不愿意吃苦。其实,就业环境也只是暂时的,高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应该更多参考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不是局限于当年的情况。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出现,稳住优势专业,湖南农业大学针对2014级农学专业新生、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新生首次开设“隆平创新实验班”和“春耘现代农业实验班”。凡进入实验班就读的学生,第二、三、四学年均可获得5000元/年的补贴及科研经费支持。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张传燧教授
  家长们倾向于选择热门专业,可以理解。因为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比较广阔,就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而冷门专业相对来说,就业面就要狭窄些,就业机会就会少些。这不是家长所决定的,而是社会分工所决定的。需要注意的是,报考“冷门”并非坏事,报考“热门”也未必就是好事。有时,热门也会变成冷门。所以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不要一味地盲目追求热门。
  国外也有高考,但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和高考结束后会有一些专门的升学与职业指导机构来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升学与职业选择。目前,我国在升学与职业指导这块做得不够好,特别是对高中生的升学指导更加薄弱。当然,高考志愿的填报是需要结合各方面的因素来综合考量的。首先,应该考虑到孩子的兴趣爱好;其次,是就业形势的好坏;再次,是家长的影响。目前,一些家长虽然受计划经济影响的固化思维正在打破,但在选择专业时还是会倾向于稳定或者说铁饭碗的专业。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决定的。因此,高考填报专业的选择其实应综合考虑国家、社会、家庭以及学生个人等诸方面的复杂因素。
  无论是辽宁姑娘刘丁宁、北大学子薛逸凡,还是我们报道中另外两位为了“梦想”而退学重新参战高考的高考学子,他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选择了自己所热爱的。
  对于他们的选择,有些人深感不解,甚至为他们痛心疾首。当然,这些担心不无道理。但是,应试教育、高考制度、大学机制,以及社会就业时的功利主义,这诸多的问题怎是某个高考个体能“破解”的?
  虽然许多人也想仰望星空,但更多时候人们选择的还是面对现实。在如今各种压力剧增的现实语境中,于家人的“疼爱”之下,太多人的兴趣与创造力被务实与各种规则“扼杀”。人们一面痛斥现实的冷峻,另一面又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的框框。
  所以,高考填报志愿已非一道简单的填空题。
  不难发现,眼下“能吃得开”的好专业,将来未必就真是香饽饽。这已是历史的必然。因此,孩子听从父母的劝说而上了大学,以及父母绕开孩子的兴趣,用自己的爱好或社会的某些规则为孩子铺路,都是对孩子的人生大不敬。与其让孩子将来那么折腾重新选择“梦想”,倒不如一开始就遂了他的心愿。
  当然,除了高中学校以及相关教育考试部门能够给出一些专业信息外,具体的、针对性强的、个性化的升学指导还没有跟上,国家和社会也该在这个环节进行努力和加强。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