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4年06月27日> > 总第2448期 > A04 > 新闻内容
为理想专业,他们从大学退学再战高考
新闻作者:李旦 李玉婷 徐美龄 何佳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7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李旦 见习记者 李玉婷 徐美龄 何佳
  近日两则新闻很火爆——
  2013年的辽宁高考文科状元刘丁宁在入读香港大学一个月后,放弃72万元全额奖学金,选择退学复读。她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希望能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更纯粹的国学。
  无独有偶。数日前,北京大学2010级古生物专业学生薛逸凡在网上发布了张“一个人的毕业照”,这样一个冷到全年级仅有一个学生的专业,更引发广泛讨论——该不该选择冷门的专业。
  值得思考的是,在互联网上,嘲笑她们“偏执”、“脑子有病”的声音似乎比祝贺她们的声音还要多。不难看出,在高考之后,择校择专业的功利主义的舆论场上,这两个姑娘成了一个突出的逆向符号。
  在全民关注高考的当下,择校选专业,恐怕已非高考学子们个体的自由,社会已从各个角度编织成了一张网左右着本该属于这些孩子自己的权利。我们无法也不能说这种非出于自己内心的选择是对抑或是错,但毋庸置疑,这或许会碾碎很多人的梦,当然也可能改变不少人的人生。
  填什么学校?填什么专业?这或许是一场各方的博弈——6月25日下午,湖南高考分数揭晓——接下来,一次次紧张的内心博弈,以及一场场激烈的口水战甚至肉搏战将轮番上演。
  本期,我们选取两位往届高考学子的求学经历做为样本(或许在某些人眼里这是些奇葩经历),试图解读某些高考毕业生顺应某人(主要是父母)某事(主要是热门或冷门专业)做出了选择之后,内心所承受的辛酸苦楚。
  当然,我们还邀请了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湖南五所名校的招生处负责人关于填报高考志愿的经验和心得,这些或许对你和你的孩子有帮助。
  为了“广告梦”,他瞒着父母退学之后两次参加高考
  “我是不是很老了?”这是何喜见到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说的第一句话。
  25岁的何喜如今却还在湖南师范大学广告学专业读大三。为实现这个“广告梦”,他曾经瞒着家人退学。
  班上的“90后”同学们常常笑着喊他“大叔”、“老师”,这些称呼让他有些难堪。
  “没有办法,我只能接受,因为你不接受,你就无法融入到这个集体中去。”经历了三次高考的起起伏伏,如今的何喜正全身心地准备即将到来的大学生广告大赛。
  为了父母,他走进大学学医
  出生于湖北巴中农村的何喜,2009年,在父母亲的殷切希望中,以成绩优异被南昌大学护理专业录取。
  在父母看来,学医不错,这职业稳定,有前途,还体面。可何喜却感到失落,“因为医学并不是我最想读的专业,我一直最想读的是广告学专业”。
  何喜说,他从小就对广告创意感兴趣,有事没事的时候还喜欢画一些无厘头的东西,甚至做梦都想着自己将来能进入高端设计时尚圈。
  “那时,想着要是学医,我这辈子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待在一个地方,做自己本分的事,完全不能发挥自己的创意了。”尽管何喜内心苦闷,但在亲朋的劝说下,他听从父母的意见,打算先进入大学再说,说不定慢慢地自己也会喜欢上医学这个专业。
  在大学里,何喜始终无法进入学习状态,“学医只能让父母高兴,却不能让自己开心。”
  再三考虑后,何喜选择了退学,准备回家再战一年。
  为了免遭家人及亲朋戚友的“炮轰”,他干脆狠下心来,瞒着父母,在巴中市的一所复读学校开始了“高四”的征程。
  在复读班里的岁月:有时得在电话里给家人“治病”
  刚开始复读时,何喜把身上仅有的一千多块钱都放在老师那,老师每个月给他400块钱生活费。很快,这点钱就告罄了。
  “复读不可能开口向父母要钱,因为这会暴露自己,也会气死父母。所以我选择咬紧牙,狠下心,把这一切都忍了下来。”何喜说。
  何喜只能一头扎进学习中,那段时间他完全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不和同学聊天,也不过问任何人,每天就坐在教室最后面靠墙角放垃圾桶的位置上,“有时同学的爸妈给他们送好吃的过来,我就把头埋得很深,或者干脆装作睡觉”。有时候,父母也会打电话过来,但他们不是问学习怎么样,而是问他如何 “治病”,“他们以为我在学医,所以家里有什么小孩子生病,或者他们身上哪里痛,就会打电话过来问我要吃什么药”。每次接到这样的电话,何喜就得到处问同学怎么“治病”,生怕被戳穿。
  复习了将近半年时间——2010年7月,何喜重新走上了高考的战场。这一次,满怀雄心壮志的他却在高考前三天得知了“家里的不测”——母亲因农药中毒,病危住院了。
  本来镇定自若的何喜瞬间慌了神,“那时候,因为自己是瞒着父母去复读的,再加上已经就要高考了,不可能再请假回去,只能等考完再说。”何喜在他的“第二次高考”中,再一次落败了,只考了个三本——他的“广告梦”再次落空。
  弃理从文,只为提高录取胜算
  “我当时只能‘将错就错’。”何喜说,再次选择复读时,他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
  2011年,何喜迎来了生命中“第三次高考”。这一次,他做出了更大胆的决定:弃理从文。他放弃了复习多年的理科,重拾已遗弃多年的文科。
  “我本来文科基础好,广告学专业招文科的人数多些,理科生会少些,为了提高录取胜算,我只能选择文科。”何喜说,他觉得前两次高考失利,固然有一些客观原因,但主要是自己的科目选择错误。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他考了班上的第一名,远超出了一本分数线。“我当时只填了一个志愿,湖南师范大学广告学专业,其他志愿都没填,因为我相信自己肯定能录上的。”何喜说。
  至于为什么要选择离家这么远的湖南师大,他说,因为从小喜欢看湖南卫视,觉得湖南的文化产业做得很好。
  何喜果真被湖南师范大学广告专业录取了。在何喜心里,读了广告学这个专业,以后的路就是一片光明了。如今,在校园里,他恣意遨游,参加各种广告大赛,随意发挥着自己的各种“不靠谱”的创意。
  他说:“广告创意本身就是一些不靠谱的想法,只有多想些大胆的不靠谱和不可能,才能有更好的创意产生。”
  当他重新高考进入大学时,仍报不了理想专业……
  双峰伢子凌超豪最近这几个月正全身心投入到赣北鄱阳湖地区第四纪冈纹红土微形态特征与古气候的研究当中,这个课题获得了江西省创新基金的支持。
  也许在外人看来,这些东西完全不接“地气”,但在这个由南京大学、德国莱布尼茨实验室以及江西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的硕士生看来,却有着无尽的乐趣和研究价值。
  “我当初要是没有回去重读,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瞎混呢!”这是凌超豪的开场白,他现在还在读研一,尽管他的高中同学今年都已经硕士研究生毕业了。
  “做记者风光”,他选择新闻专业
  “我现在的生活就是除了科研还是科研,我家里人不太理解我为什么选了这个莫名其妙的专业,但我觉得我的选择没错。”凌超豪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他先后读过两个专业,第一个是新闻,第二个才是地理科学。
  2007年高考结束,凌超豪考上了二本,当时报考的是江西师范大学的新闻专业。
  一说到当时的报考,凌超豪唏嘘不已。那时,他对专业没任何概念,填新闻专业也是妈妈的一句话:“以后当记者也很不错,你看电视上的那些记者多风光。”
  不过,让凌超豪始料未及的是,大学专业课没上多久,他就发现问题来了,“我对新闻学不感兴趣,我喜欢有历史感的东西”。于是,凌超豪常常逃课去图书馆看其他专业的书,看得最多的是地质学的书,而且越看越着迷。
  凌超豪想到了换专业,想去读地理方面的专业,可是那是理科专业,学校不允许从文科转到理科。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回去复读重新考,但是他又没足够的勇气,他害怕家里不同意,也害怕自己再去考连本科都考不上。
  到远离家乡的复读学校备战高考
  大一第一学期很快结束,凌超豪仍在无限的纠结中。
  “那段时间经常失眠,想到自己的未来和专业,就感觉前途渺茫。”经过了近一个月的心理斗争,凌超豪终于下定决心——回去重新考。
  虽然心意已决,可具体如何实施却仍是麻烦不断。为了不让家人发现,凌超豪放弃了家乡双峰县的高中,选择了离家较远的邵东经纬学校。而学校这边,他则谎称自己要因病休学一年。
  因为凌超豪已考上了二本,所以回去复读学费可全免。于是,他在参加完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后就收拾东西去邵东复读了。这一切,他对别人只字未提。
  彻底懒散了一个学期,再去坐冷板凳,日子有点难熬。不过,凌超豪早有心理准备。为了将以前学过的东西重新拾起,他又把高中所有的教材看了一遍。在那间十几个人的寝室里,他几乎每天是第一个起床最后一个睡觉。
  其实,学习上的压力对凌超豪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为难的是不知如何应对家人。“为了不让家里发现,我在邵东一直用南昌的那张电话卡,因为害怕家人会在上课时间打电话过来,我就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主动打电话回去。”
  高考之后的窘状
  高考结束,凌超豪的成绩超二本线20多分。在他准备继续报考江西师范大学时,悲剧降临——报考不了,因为他在江西师范大学的录取记录还没被删除。
  “当时,我手足无措,如果费这么大劲头,结果却还是只能再回去读新闻,那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凌超豪说。
  最终,凌超豪想到了回江西师范大学去咨询。跟招生办、教务处的老师多次“折腾”和说情后,学校才勉强同意他调到地理科学专业。
  就这样,凌超豪又当起了大一新生,读的是一个在别人眼里十分冷门的专业。
  “读地理的感觉跟新闻专业完全不一样。兴趣爱好才是最好的老师。”在采访的过程中,凌超豪多次讲到“兴趣爱好”这一点。
  2012年,凌超豪本该大学毕业了,他的家人一直在问何时拿毕业证。他知道瞒不住了,才把自己复读换专业的事情跟家里讲了,而且告诉他们自己还准备考研究生。而他的父母听说儿子读的是地理专业,反应十分激烈:“学那种专业有什么用咯?几个单位能用得上这样的人!”
  凌超豪说,当时自己很淡定,也没跟父母亲争辩:“我的专业虽然可能赚不了大钱,但那是我的爱好,这就足够了。”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