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4年06月24日> > 总第2447期 > A03 > 新闻内容
玉林狗肉节的舆论风暴
新闻作者:邓海建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4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个夏天,除了巴西,最热的恐怕就是玉林。
  玉林位于两广交界,是南方的一座三线城市,而当地在夏至吃狗肉、啖荔枝的风俗让其一跃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各路媒体记者、护狗志愿者纷至沓来,把玉林推入舆论漩涡。
  压力之下的敌意
  垌口市场是玉林市区最集中的狗肉零售市场,有20多个铺位常年销售狗肉。夏至前夕,记者来到垌口市场的一家狗肉摊前,一听到记者开口讲普通话,摊主立刻投来异样的目光,周围的狗肉商贩也纷纷怒目相向。
  “他们(志愿者)天天都来干扰我们做生意,今天还来这里拜呢!”原来,6月18日上午,一些外地来的僧人和动物保护人士刚在市场上做了一场为亡狗超度的仪式。在摊主眼中,这无异于一种挑衅。
  在不少商贩看来,政府为了不刺激爱狗的志愿者,却损害了当地人的利益。
  新民路和江滨路是玉林狗肉店最集中的区域。记者采访时,因为外地口音,同样感受到了不少店主的敌意。
  在新民路街口的一家大排档,招牌上经营项目中的狗肉字样已被涂抹掉,一帮食客正围坐着狗肉火锅吃荔枝,记者走上前刚想跟他们聊聊,店主马上过来用玉林话对食客们说:“不要理他!”
  位于江滨路的“玉林第一家脆皮狗肉”餐馆在当地颇有名气。6月18日,记者在店门口看到的招牌被改成了“玉林第一家脆皮肉餐馆”,第二天再去时,这家店的招牌干脆被一块红布给蒙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骚扰电话,让老板娘宁女士不堪忍受,不仅有人半夜打电话辱骂她,甚至还有人威胁她和家人的人身安全。“我把电话报停了,招牌也撤了,想吃狗肉的一样找得到这里,而且生意比去年还好。”宁女士说。
  暴力护狗引发的风波
  因为工作的缘故,桂东南社会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玉林师范学院宣传部部长徐一周时常会留意网上有关“玉林荔枝狗肉节”的各种争论。他发现,以往夏至临近才会引发热议的这一话题,今年5月初就开始在网络上发酵了。
  打开玉林人常去的红豆社区玉林论坛,与狗肉节相关的讨论页面超过了50页。6月9日,一则关于爱狗人士在玉林踹门救狗的帖子更是成为争论焦点,目前该帖点击量已超过11万次,跟帖千余条。
  网友“正午阳”称,6月9日上午一群来自外地的爱狗人士,以“深入玉林、参加取缔玉林狗肉节行动”为名对这家屠狗场强行开展救狗行动。商户向相关部门出示了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但爱狗人士却踢坏商户大门,声称这些狗是他们的,要求带走。
  6月18日,大新社区居委会支书、主任文家荣向记者证实,当天确实发生了踢门救狗事件。
  在玉林活动的动物保护志愿者中,来自四川广元的杜玉凤算得上一个标志性人物。
  6月21日是传言中“玉林荔枝狗肉节”的正日子,上午10时,杜玉凤和一批志愿者来到玉林市政府广场进行抗议活动。
  杜玉凤也一遍遍地重复着她的观点:常年食狗,导致癌症高发。拒绝吃狗肉,对玉林人来说是场健康革命。
  6月19日清晨,在玉林市二环路边的一个活狗交易市场,记者第一次见到杜玉凤。她认为,这场“动物解放革命”虽非一帆风顺,但也取得了很多进步:第一年来玉林时,她看见到处都是血腥的屠宰;第二年,政府已经成立了工作组,整顿规范狗肉流通环节;第三年,农贸市场绝对没有当街杀狗的行为,都是藏起来杀了。
  她相信,如果能说服玉林人戒掉狗肉,那么全国可能就有80%的人不吃狗肉。
  过激护狗带来情绪反弹
  出乎动物保护者预料的是,今年的护狗行动引起玉林市民极大的情绪反弹。
  6月21日傍晚,玉林传统的“狗肉一条街”江滨路上热闹非凡,当地政府甚至出动交警在路口维持秩序。
  一家商铺门前打出了两条横幅:“感谢您让国人看到了我们玉林人的团结精神”、“我们爱戴荔枝狗肉文化,更爱戴法律”,路人纷纷驻足拍照。
  附近乡镇的荔枝果园乘机打出零元试吃的广告,挂在车上流动宣传。家住附近的居民感叹道:“比去年热闹多了!”
  6月20日晚,央视“新闻1+1”评说了发生在玉林的狗肉节风波,这让玉林文化时空研究会的黄老师特别解气。他连夜撰文介绍玉林吃狗肉的渊源,并呼吁爱狗人士理性客观,尊重地方民俗文化。
  “虽然餐馆一年四季都有狗肉卖,但作为民俗来说,我们一年只在夏至这一天自发地在家吃。”黄老师表示,玉林人之所以吃狗,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历史背景等都有密切联系。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晒豉狗”(菜狗)是农人补充体能的重要荤食来源。玉林夏季湿热、冬季阴冷,民间素有“一碗狗肉一张被,卖了棉被换狗吃”的说法,认为夏至这天吃狗肉冬天就不怕冷。加上夏至恰逢荔枝成熟时节,随摘鲜食,荤素咸甜搭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夏至狗,荔枝酒”的传统饮食文化。
  黄老师说,当地人把夏至吃荔枝狗看做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夏至这天,谁邀请的朋友越多,说明他的人际关系越好。
  “中国人讲究入乡随俗,这些爱狗人士年年来玉林闹,只会让人越来越反感。”黄老师说。
  法律缺失的无奈
  6月初,为了回应社会关切,玉林市人民政府发出说明,强调玉林市政府或任何社会组织都没举办过任何形式的“夏至荔枝狗肉节”。目前,玉林市政府牵头,由市食安办负责组织水产畜牧、工商、公安等多个部门正在开展肉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不过,不少爱狗人士认为,在玉林实地走访时发现狗肉来源不明、检验检疫不规范的现象仍然存在。
  玉林市水产畜牧兽医局总经济师张林说,据统计,在玉林,犬的养殖以农户家庭散养0为主,约17万只。每年春秋,动物疫病防疫中心会组织兽医人员对家养犬类开展免疫防疫工作,设免疫档案。
  相比免疫工作,对生狗运输和买卖的检疫工作要复杂许多。检疫主要由业主向当地兽医部门提交材料进行申请,水产畜牧部门根据材料检疫。
  按照农业部要求,活犬要逐一检疫、一犬一证,但现实中,从外地运往玉林的活狗基本上是一车一证。玉林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陈清表示,一车一证只是没有按照农业部的要求出具证明,但检疫行为是合格的。然而,这并没有打消外界的疑虑。前不久,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研究中心等单位在京召开的“玉林狗肉节”制度反思研讨会,会上,不少法律界人士就此批评玉林政府部门不作为。
  在玉林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综合协调科副科长谢党看来,狗肉屠宰检疫方面,潜在的安全隐患从理论上说是有的,但爱狗人士不能以此采取过激行为,政府也要依法行政,不能没有依据地乱作为。“目前相关规定对于杀鱼、狗、鹅等都没有完整明确的检疫要求,法律的健全需要一个过程。”
  (本报综合)

玉林狗肉节,越抵制越热烈?
  文/邓海建
  吃狗还是不吃狗——这究竟是道德文明还是法治边界的纠结?其实迄今都没有在所谓激辩中形成共识。来自媒体的报道称,“广西玉林狗肉节开幕,狗肉摊位数猛涨5倍”,似乎从侧面印证了一个逻辑:越抵制,越热闹。那些从不吃狗肉的,那些不知玉林在哪的,因为铺天盖地的争议,反倒想一探究竟、一试风味。
  最近这些天,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着看似铿锵有力的反问,抵制玉林狗肉节——“你见过导盲猪么?你见过搜救鸡么?你见过缉毒牛么?你见过你独自一人伤心难过的时候你家的那条鱼在你身边静静的陪着你么?……”不过,就在你几乎快要站队的时候,又有人迎难而上,发出另类的声音:“你见过公狗打鸣么?见过母狗下蛋么?见过喝狗奶的小孩么?见过狗耕地、狗拉磨磨豆浆吗?你见过儿童骑在狗身上吹笛子的画面么?……”于是,发乎于情的反问,似乎莫衷一是、各有道理。
  在这场有关狗肉节是非的争议之中,公众也在渐渐达成一些基本价值上的共识:一者,反对吃狗肉,是言论自由,但以暴力的姿态干涉别人吃狗肉,这就要受到法律约束了;二者,爱狗若属于文明范畴,则必定对应着相应的经济基础,“仓禀实而知礼节”,从爱吃狗肉到拒吃狗肉,也总要有个物质渐进的客观过程。生活优渥的爱狗者,与赤膊露天的吃狗者,如何在一个对等的价值坐标里对话呢?何况,100年前辜鸿铭在广东办的《时事画报》里,夏至吃荔枝和狗肉确实被作为粤地风俗来描述。
  裹挟道德大棒去要求对方吃狗或者不吃狗,终究是一地鸡毛的口水游戏,谁也说服不了谁。倒是在这场争议之中,地方政府部门的态度有些迟滞而暧昧——6月7日,广西玉林市人民政府发布声明,称所谓“夏至荔枝狗肉节”只是个别商家和民间的一种说法,其实并不存在这个节日,玉林政府或任何组织也都没有举办过任何形式的狗肉节活动。面对空前争议,这样的立场表达,充满着息事宁人,甚至迫于舆论的意味,既安抚不了动保人士,也取悦不了本土民俗。结果,不仅官方话语进退失据、陷于被动,也让民间立场悖逆理性、更为冲动。
  爱狗者估计很难理解,有“金华狗肉节”偃旗息鼓的经验在,为什么2014年更为声势浩大的抵制,反而会折戟在玉林这个地方?让动保人士郁闷的结局,也许对公共利益恰恰是好的征兆:一个公民社会,起码“有理不在声高”,法无禁止即自由的底线都不能捍卫,奢谈狗的福利,会不会显得夸张而滑稽?也许我们迟早是不会再吃狗肉的,但这是一个漫长而内化的过程,而不是拿你的喜好来囚禁别人的自由。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