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4年04月11日> > 总第2426期 > A08 > 新闻内容
“自闭”宝宝,那些鲜为人知的特殊治疗
新闻作者:文、图: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李诗韵 通讯员 姚家琦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能吓唬、“怂恿打架”、户外“交流”.......

  “自闭”宝宝,那些鲜为人知的特殊治疗

 

  “咿,咿……啊!”走进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所康复训练室,3岁的小吉笑着拍手迎接。正当记者准备靠近时,突然,他扭过头看着妈妈,手指着门口哭着狂叫……

  一秒钟的情绪变化,我们往往以为只会出现在智障孩子的脸上,然而,还有一群“正常”的宝贝,也无时不在经历“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情绪波动。

  在第七个“国际自闭症关爱日”,记者走近这群不满3岁的孩子。他们智力正常、神情灵动,却不爱吭声甚至常用暴力换取需要。医生说,他们是一群“来自星星的孩子”,常被家长忽视,错过有效的治疗时间;也常被旁人无视,被迫放弃求学之路。

  案例:奶奶说,3岁后他自然会讲话的

  “小吉,来,看看这是谁?叫妈妈,妈,妈。”这样的“语言教学”场景在小吉的身上已经持续了两年时间。尽管如此,3岁的小吉却始终只会“咿呀”叫喊,有时候妈妈理解不了他的意思,他就会拼命跺脚尖叫,甚至对妈妈一顿捶打。

  最初,妈妈廖女士以为孩子只是脾气暴躁,于是“以暴制暴”来平静小吉的情绪。久而久之,小吉爱上了每一个黑暗的角落,“找不到他的时候,我就会去床底、房间柜子缝隙等地方将他揪出来”。

  “小吉2岁了还不会讲话,有任何需求,他就尖叫,满足不了就抓狂。”廖女士说,奶奶一直不同意带小吉去医院,认为孩子3岁自然就会讲话的。直至今年1月,廖女士坚持带孩子来湖南省儿童医院就医,到了才发现,原来医院住着一群有着同样症状的孩子,他们被称为“自闭症患儿”。

 

  孩子有一个“特殊癖好”

  孩子有自己的爱好,是父母值得开心的事情。然而,如果爱好成为难以理解的“特殊癖好”,家长你就该带孩子上医院好好检查——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所所长钟燕提醒,长时间坚持一个奇怪的癖好,孩子很可能患上了自闭症。

  “你在干嘛?快回来!”4岁的成成是个典型的“圆形收集者”,不论何时何地,只要他看到了圆形的东西,就一定要拆开,然后据为己有。妈妈告诉记者,家里的锅、碗、瓢、盆全都被成成藏起来了,“他得不到自己家的,就会去偷别人家的,我们已经被邻居投诉过很多次了”。

  3月,妈妈带成成来到了省儿童医院。经过检查,成成被诊断为自闭症。“这个孩子有着典型的自闭症症状。”钟燕说,来医院时,成成带上了自己“收集”的一整袋圆形的物品,寸步不离。

  钟燕介绍,除了喜欢某一种物品,爱吃爱闻特定物品也是症状之一。“青少年和儿童爱上汽油味、鞭炮味、木屑味等,都是自闭症症状。”

 

 

  现象:“电视宝宝”成自闭症主要人群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钟燕教授介绍,近年来,孤独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钟燕介绍,自闭症发病率上升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医务人员和家长对孤独症的认知水平得以提高;二是与遗传因素有关,家族中有发病史的孩子患上孤独症的几率会更大;三是与后天环境有关,相当一部分患儿的生活环境是其发病的高危因素。“临床工作中接触到最多的就是‘电视宝宝’,都是因为大人都忙于工作等,孩子每天的活动以看电视为主,长期缺乏照顾和交流,最终导致患上孤独症。”

  钟燕坦言,在日常接诊过程中,不少孩子虽在医院接受治疗,但始终没见到过孩子的父母,只有保姆等人在旁陪伴。

 

  3~6岁为最佳治疗期,错过或成痴儿

  “孩子是不是自闭症,1岁前很难下诊断,但能提前发现。”钟燕介绍,通常宝宝出生后,会对家人有“依恋”情绪。然而,“自闭”的宝宝却都会出现“拒抱”现象——“只要有人碰到宝宝,他就大哭大闹,情绪不稳定。”

  钟燕说,目前自闭症还没有完全治愈的说法,所以,自闭患儿只能通过训练治疗的方法来改善症状,而3~6岁也是最佳治疗时间。“自闭症是容易被忽视的病,很多家长将自闭儿童看成‘天才’,鼓励他们的特别爱好。其实,错过最佳治疗期,孩子很可能会造成智力衰退、语言障碍、无法融入社会等问题,严重的话,还可能患精神疾病,成为痴呆儿。”

 

  治疗:训练师“妈妈”:“怂恿”孩子“打架”

  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所工作多年,训练师成新宁的“孩子”数不胜数,年龄最小的1岁,最大的10岁。

  针对自闭症孩子注意力差、情商低、身体协调能力差的特点,儿童保健所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计划,上午是早读、文化课、感统训练,午休后是语言训练、行为训练、心理游戏、音乐美术课及模仿操等。每间训练室内,都摆满了各种玩具。此外,成新宁还会带一些孩子去户外,“与人交流”也成为了必修课。

  因每个孩子自闭及康复程度不同,训练课程需量身订做。为此,儿童保健所的护士们格外注意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训练室的资料上会写满一张张“进度表”:超超,学会帮助别人穿衣服,继续学习滑旱冰;丹丹,会捏豆子,继续跳触觉板;琦琦,会拼读拼音,继续学习自行车。

  除肢体训练,成新宁更注重对孩子们情商的培养,“自闭症的孩子没有自尊心,也没有你争我抢的意识。”所以,成新宁说有时会“怂恿”孩子们去“打架”,“让他们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专家帮帮忙

  “自闭”宝宝不能靠唬

  成新宁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一个6岁的小女孩从小由外婆带大,可是却经常发生这种场景:一家人要出去吃饭,在门口穿鞋时,她还大声说,“外婆,换鞋啦!”一家人来到停车场,外婆要坐进车里时,小女孩居然大声说:“外婆,你回去!”还开始打、吐口水……

  “很多自闭症孩子都有过‘被吓着长大’的经历。”成新宁说,然而,对孩子最好的人经常吓唬他,往往会给他更大的伤害。“这样的吓唬可能比真正打在身上所带来的影响还要大。比如,你再不听话,我生气了,要揍你了哦!”

 

  语言沟通中,可以让孩子多发音

  “自闭儿童往往用行动代替语言,这时,家长应该好好引导。”钟燕介绍,天热了,孩子拉你到冰箱前面,拉你到饮水机前面,家长应该知道他多半是口渴了,想吃冰棍,想喝水了。这时,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发音”,接一杯水,递给孩子,对孩子说“水”、“喝”、“喝水”、“口渴要喝水”、“宝宝要喝水”、“我要喝水,可以吗?”……

  “要知道,发音长度在增加,孩子的肺活量就在增加,注意力也在增加!”钟燕说,孩子词汇积累是从生活相关的、他感兴趣的范畴开始的,从人物、动物到食品、玩具,从名词、动词再到形容词、副词。

  同时,多示范、少纠正也是家长需要对“自闭”宝宝做好的协助训练。有的孩子喜欢自言自语,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比如,孩子喜欢说“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你可以和孩子交流“特仑苏是一种牛奶,很好喝……”

  钟燕说,家长参与配合,关键是避免孩子重复说同样的话。而对于发音不清晰,还处于牙牙学语状态的孩子,家长就不要去纠正其错误,只需把正确的发音多次念给他听。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