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4年03月28日> > 总第2422期 > A09 > 新闻内容
听毛泽东文学奖得主讲不为人知的历史
新闻作者:刘浩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28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3月20日,湖南省最高文学奖项——毛泽东文学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作家薛媛媛的报告文学《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姜贻斌的长篇小说《火鲤鱼》、郑小驴的短篇小说《少儿不宜》、刘舰平的诗集《我和影子》等6部作品获奖。毛泽东文学奖由湖南省作家协会组织评选,今年已进入第五届。
  薛媛媛先后采访近600位湖南支边人,为读者还原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她倾注10年心血,谱写了一段专属那个年代的人生悲歌……本期,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对话薛媛媛和姜贻斌两位获奖作家,听他们讲述创作中的点滴故事!
  作者简介:姜贻斌,湖南邵阳人。湖南省作家协会理事。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左邻右舍》,散文集《漏不掉的记忆》,中篇小说集《女人不回头》,中短篇小说集《窑祭》、《白雨》等。小说《枯黄色草茎》获1992年上海《萌芽》文学奖。
  笔下每个女性,都是他的“女儿”
  “幸福就像一尾鱼,当它游来时,你不抓住它,它就游走了;《火鲤鱼》就是一尾幸福,当它游来时,你不抓住它,它也游走了。”姜贻斌为《火鲤鱼》这部作品倾注了十年的心血,有人问他十年磨一剑值得吗?他笑称只有愿不愿意,没有值不值得。一部小说写出了乡村社会几十年的变迁,道出了被忽视的底层人民,谱写了一曲专属于那个年代的人生悲歌。
  ■对话
  今日女报/凤网:《火鲤鱼》这个名字很特别,小说中也反复提到了它,为什么以它来命名?
  姜贻斌:火鲤鱼是湘中地区的民间传说,传说中只要抓住就能将幸福牢牢拽手中,用它来命名主要是取它的一个寓意。小说中银仙、雪妹子等人物心里都住着一条火鲤鱼,尽管虚无,仍旧想方设法地去抓住它。
  今日女报/凤网:书中刻画了很多性格各异的女性人物,这些人物中你最欣赏的是谁?
  姜贻斌:生活中的她们是小时候的邻家大姐,笔下的她们就像是我的“女儿”,每个都有着不一样特点,却又是那么真实,都是我对于不同女性的理解。“小彩”是书中最让我心疼的姑娘,面对生活重担仍能顽强挺着,这也是我最欣赏的女性特质。
  今日女报/凤网: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每年都会推陈出新很多作品,用10年时间打造一个作品,会不会觉得存在一定风险?
  姜贻斌:现在中国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就有几千本,这就要求小说在特色和内涵方面要很扎实。评判一本小说是否值得一读,就得看它创新之处。我用10年时间一直在考虑如何才能在语言、结构方面找到新的突破点,所以用8个月写完初稿,却花9年多时间慢慢修改,既可以看出我的懒散和漫不经心,但同时也能看出我的韧劲。精心“雕琢”的产品肯定是能被大众认可的。
  作者简介:薛媛媛,湖南桃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1990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发表和出版作品600余万字。曾获第13届《小说月报》百花奖、《草原》文学奖、毛泽东文学奖、湖南青年文学奖、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等。
  592位湖南支边人背后的故事
  新中国建设初期,几万湖南青年男女响应国家号召移民云南边境,为橡胶事业做出贡献,但现在却鲜有人知道这段历史。为此,薛媛媛三下云南,前后采访七个多月,采访了19个农场、34个分场、八十多个生产队、近592位湖南支边人。她用时间和细心为读者真实还原了一群湖南人的感人事迹。“他们不应被遗忘,理应成为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红色记忆。
  ■ 对话
  今日女报/凤网:早在2011年,你就以《湘绣旗袍》获得第四届毛泽东文学奖,2014年再度获得该奖项,两次获奖的感受有何不同?
  薛媛媛:内心深处都很开心,但获奖心情却并没有因此有起伏和不一样。作为一名作家,我能想到的只是如何给读者创造出更多好的作品,这也正是我写《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的原因。
  今日女报/凤网:《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的故事发生在偏远的云南地区,你为什么会关注到这个群体?
  薛媛媛:发现这个题材缘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一次在电信局排队交话费时,听到有人交谈20世纪50年代去云南支边的人,听到“金三角”、“缅甸打仗”时让我萌生了一个念头,感觉他们的故事值得被众人所知。得到线索后,我马上前往醴陵了解相关情况,当真正接触到一个去过湖南支边的老伯时,更让我有种前所未有的冲动。大脑里回应的是:我要去云南,我有责任去写湖南支边这部大书。
  今日女报/凤网:在云南,你前后采访了592位湖南支边人,哪个故事让你印象最深刻?
  薛媛媛:在西双版纳橄榄坝平坝中部,一个叫曼松卡的地方,竖立着一块“版纳胶源”的纪念碑。那里的书记给我讲了她婆婆张庆新的故事:1959年队上动员去云南支边,张庆新看出了丈夫想去支边又割舍不下家庭的为难,主动提出带上孩子和他一起支援云南。她是个细心、无私的女人,为防猛兽伤害孩子,让孩子从门口小洞爬进爬出;队里鞋不够穿,她就把枕头拆了做鞋,自己枕着石头睡觉;队长给身体不好的她特批了一块肉,她煮了大半块肉给队里人吃……其实她只是众多支边女性中普通的一个,但普通却不平庸,她身上流露出的母爱和社会责任感是伟大的,让人印象深刻的。
  今日女报/凤网:《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的前期采访时间长达7个月之久,家人有埋怨过你只顾创作不顾家吗?
  薛媛媛:我先生是位画家,多年来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我,他能够理解我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有他,虽然我外出采访这么长时间,家里仍旧井井有条,没有家庭作后盾,我就没有现在的成绩。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