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4年03月25日> > 总第2421期 > A03 > 新闻内容
“幼稚客户”不应该成“优质客户”
新闻作者:邓魏 整理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25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前,28岁的小娜(化名)几年来疯狂使用信用卡刷卡透支,欠下银行20余万而无力偿还。无奈之下,家里筹钱帮她还了。虽然小娜已经当面保证今后不再使用信用卡了,但她的父亲王先生仍然心有余悸,联系多家银行希望能把女儿拉入办卡黑名单,但他的提议却没有得到银行的支持。(3月23日《北京青年报》)
  看起来,这个已成年的“刷卡狂人”,似乎跟给她办了13张各种信用卡的多家银行,没有多大的直接干系。所以,在透支者的家人帮其还清所欠借款后,一些银行并不支持把小娜“拉黑”的请求,的确也不是毫无道理。只是,当小娜注销了银行卡,有些银行也了解了实情之后,仍然马上打电话希望她继续保留用卡,这说明,某些银行的眼里没有“幼稚客户”,只要还得上款就是“优质客户”。
  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卡银行判断持卡者是否可信可靠的优质客户,应该不是只凭其年龄去作判断,更要考虑到持卡者的综合信誉。可近些年来,由于银行之间从拉客户、抢地盘的竞争需求出发,各种“办卡大战”,可谓层出不穷。譬如,像小娜这样的“网购达人”,之所以工作不久就握有了十余张各类信用卡,其中有的就是为了帮助同学朋友完成办卡任务,未经资信调查,不费吹灰之力,就拿到了信用卡。
  “优质客户”显然不等于“幼稚客户”。如果一些持卡者缺乏自制力,大肆办卡和透支,要么会像小娜一样,在自身无力偿还的境况下,只能依靠父母家人来面对巨额的“烂账”。这还不算最坏的局面,若是有人铤而走险,从一开始就想着通过假身份信息办卡套利,最后除了给公安机关增加工作压力,银行方面自身的损失同样不小。
  一个正常和可持续发展的信用卡使用环境,或者说培育用卡“优质客户”的途径,自然该是持卡人都能“珍惜羽毛”,牢记自醒自重;而发卡的各家银行,也要多方收集、掌握和分析用卡者的综合信誉,一要关注其还款能力,二要及时提供必要的警示教育,使之不在胡乱透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无视“幼稚客户”,只管随意发卡,到头来只会把信用卡办卡环境搞得越来越糟,实际上无异于竭泽而渔。
  换个角度看,金融领域“狼来了”已经不是一种提醒,随着改革的推进,外资银行的同台角逐,必将更加明显地呈现出来。我们倘若仍粗放管理和营销,甚至无视实情地将“幼稚客户”当作“优质客户”,等到外来的竞争大鳄纷纷使出更为“人性化”的引客之道、办卡之招来,像小娜父亲这样的旁观看客,或许就会心甘情愿地成为人家的“优质客户”,乃至是“忠实客户”。到那个时候,再来悔过自新,恐怕为时已晚。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