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丈夫》在多家卫视热播。“魅力大叔+“老夫少妻”的题材+折腾到昏天暗地各种不顺最终苦尽甘来的戏剧性波折+“后来,他们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式的结局,以上元素构成了一段热播的荧屏佳话。佳话之所以为佳话,首先在于其有着若隐若现的现实的影子,其次在于它足够的喜闻乐见。然而佳话之所以为佳话,也正是因为它其中那些现实的影子是如此若隐若现,可望而不可及。
世人往往会伴着《宋家王朝》荡气回肠而又缠绵悱恻的音乐感受孙文与宋庆龄的忘年之恋与这场爱恋背后的壮阔时代,只是我不知道,包括这恢宏的音乐的作者喜多郎大师在内的世人是否了解,孙文与宋庆龄的相爱也伴随着与元配夫人卢慕贞的分手,以及日后卢慕贞的宽容与一如既往的支持,甚至将自己女婿送到黄埔军校支持孙文的事业。一段佳话的背后另一个苦情人的无奈与谅解,往往只能被选择性的堆放到历史的背面。
2004年,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结婚的消息迅速在媒体上引爆。一时间,网络上调侃、祝福、讽刺、对讽刺的反驳,种种论调交织在一起。作为当事人,两人一定对大众舆论并非毫无知晓,因此他们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在这些喧嚣的议论当中,有人找出杨振宁已故的结发妻子年轻时的照片,发现居然和翁帆长相惊人相似,由此引发了小范围内的舆论反弹,有人感叹“青梅枯萎,竹马老去,从此我爱上的人都很像你”,使这场忘年恋的传奇当中增添了一些唏嘘。我不知道杨本人在做出向翁帆求婚这一惊世骇俗之举时是否存在这方面的原因,作为旁观者难以断言“杨振宁就是因为翁帆长得像已故妻子所以娶了她”。对于翁帆,如果自己作为他人的影子而让自己成为与自己无关的一段怀念、一段绝恋的载体,我不知道这会是怎样的感觉。
看来即使是成为佳话的名人忘年恋,或多或少也都存在着与佳话并不那么完全搭调的成分,而撤下名人的光环,增加以柴米油盐三姑六婆,回归到凡夫俗子市井众生当中,恐怕惊世骇俗未足,啼笑皆非却难免有余。
无论名人伉俪也好,市井夫妻也罢,婚姻结合的最初宗旨本来是“我是男的,你是女的,我爱你,你爱我,那就在一起吧”。无论历史上、故事中、屏幕里的“佳话”被演绎的多么天下无双,故事看完了还是一个道理:传奇与生活终将有别。尽管婚恋之事是天赋人权你情我愿,只要对得起自己的感情,没有损害他人就能成就自己的佳话,但如果一个小孩管60岁男人叫“爸爸”,管30岁女人叫“妈妈”,别人是不是会认为他们就是吉祥如意的一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