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4年02月25日> > 总第2413期 > A05 > 新闻内容
儿科病房里的“白血病幼儿园”
新闻作者:江海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5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平离开人世后,“白血病幼儿园”却留存下来,许多志愿者自发来到这里给孩子们当老师。这个幼儿园和普通幼儿园一样,开设了音乐课、手工课、文化课等。在这里,孩子们不再孤独,他们可以笑可以跳,经历其他孩子会经历的一切。

平平的心愿 妈妈,我想上幼儿园
  “妈妈,我好想上幼儿园,想和小朋友一起玩。”
  “好,等平平病好了,我们就去。”妈妈哭了。
  暗自垂泪的妈妈叫蒋翠红,34岁,吉林通化人。2012年,她5岁的儿子平平被查出患上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虽然到幼儿园报了名,却不得不住进了医院。
  平平住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的血液肿瘤科病房,穿刺、抽血、化疗,各种各样的治疗每天都在进行,结果却不甚理想。医生说,接下来只有做骨髓移植,可惜家人配型不成功,只能等待合适的骨髓。
  身体好点的时候,平平便恢复了孩子的天性,在病房里跑来跑去,或趴在四楼病房的窗边看外面的人和风景。医院不远处有所小学,高高的红旗挂在那里,很显眼。平平常对妈妈说:“妈妈,你看,我也会敬礼。”稚嫩的小手举在额头边,蒋翠红看了好心疼。
  2012年6月24日,平平病情恶化,必须再一次化疗。实在太难受了,平平哭着赖在妈妈怀里,不愿去。妈妈没法子,只能骗他:“等平平做完化疗,妈妈就带你去幼儿园,跟小朋友一起玩。”妈妈的话止住了平平的眼泪。化疗出来后,平平第一眼看见妈妈就问:“我们什么时候去幼儿园?”妈妈只好骗他等身体好点就去。
  为了去幼儿园,平平非常听话,哪怕吃了东西会吐,他还是强迫自己吃。看着孩子这样,蒋翠红嚎啕大哭,她偷偷跑到医院附近的几所幼儿园,跟老师协商,让孩子在教室里待一小会儿,哪怕10分钟也行。可幼儿园考虑到孩子的情况,都没答应。
  一直没有合适的骨髓,平平的身体越来越差,说不清哪一天,孩子睡着后就再也不能醒来。医生张语桐知道平平的心愿后,思考着如何能满足孩子的愿望。她找到院领导,提出在血液肿瘤科四楼大厅辟出一小块地方,给孩子建个临时幼儿园。医院领导当即就答应了。
  医生护士们着手布置起幼儿园来。他们在墙上贴满了卡通画,在屋中央摆上了小桌子小椅子,还插上了小红旗,指定医生扮演幼儿园老师。
  2012年7月13日,平平正虚弱地躺在床上,眼睛望着窗外发呆。妈妈走过来对他说:“平平,妈妈带你去幼儿园。”
  蒋翠红牵着孩子的手,来到大厅拐角处的“幼儿园”。平平一到,在场的医生和护士立即拍手欢迎。“老师”走过来对他说:“平平小朋友,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幼儿园小一班的学生了。”老师还让他做“班长”。老师拿出白纸:“第一堂课,咱们学折纸飞机。”平平跟着老师认真地学着,纸飞机折好了,平平拿着它,使劲地抛向空中,纸飞机飞了起来……
  回到病房,平平把飞机放在枕边。哪知一觉醒来,飞机被他压坏了,平平哭了,他还想去幼儿园,还想折纸飞机。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医生没有允许。
  纸飞机没给平平带来好运,最终,他因病情加重离开了人世。送他那天,医生护士折了无数架纸飞机放在平平身边,他们希望,在天堂,飞机能带着平平去上学,去和小朋友玩。
  平平走后,许多患儿家长找到医院,希望“幼儿园”能留下来,因为他们的孩子和平平一样,渴望和同龄小伙伴一起玩,渴望上学。

一株水仙花 像星星照亮患儿的生命
  医院拨出资金,给幼儿园添置了桌椅和书本。2012年8月30日,“大爱尚美白血病幼儿园”正式成立。护士孙红艳在“吉林宝宝网”上发帖,招募志愿者做老师。帖子发出去后,许多志愿者报名,吉林长春某少儿美术基地的老师欧莹便是其中一个。
  从网上看到帖子后,欧莹知道了平平的故事,了解到这些白血病患儿多么渴望上学,她第一时间跟医院联系,成了这个幼儿园的美术老师。每周四下午两点开始上课,一周给孩子们上一次美术课。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开设了数学、语文、手工课、音乐课等,每门课都有不同的老师任教。
  得知幼儿园开课的消息,家长们踊跃报名,这些孩子有的两三岁,最大的十几岁,7岁的彤彤最积极。
  彤彤家住吉林省松原市,2011年4月,她被查出患有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孩子的病,让妈妈易清几乎要崩溃,但面对孩子却不能表现出来,只能在丈夫面前发发脾气。因为孩子的病,夫妻俩很少有笑脸。
  彤彤的第一堂课,刚好是欧莹的美术课。欧莹给孩子们一人发了一张画纸,让他们画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彤彤在纸上画了一家三口。她说:“以前爸爸妈妈常常带我去公园玩,妈妈对我笑,爸爸也对我笑,可现在我只能看到妈妈哭,我想要以前笑着的妈妈回来。”
  听见女儿的话,易清大哭。妈妈哭,彤彤也哭,其他孩子跟着哭。顿时,现场哭声一片。
  其他家长把易清拉到一边,对她说:“你哭,只能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此后,孩子上课的时候,家长们便坐在一边聊聊天,互相交流治病心得,要让孩子开心,他们必须开心。
  2012年11月15日,欧莹上课时带来了一盆水仙。孩子们有的还挂着点滴,有的刚做完化疗戴着口罩,他们天真地问欧莹:“老师,你带棵大蒜来干吗?”
  欧莹笑着说,这是水仙,一种很漂亮的花。这节课,欧莹让孩子们画水仙花。下课时,欧莹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任务,把水仙照顾好,等下次她来上课的时候,要看看水仙有没有开花。
  彤彤把老师的话记在心里,每天都会去看看水仙。
  几天后的深夜,刮起了大风。彤彤摇醒了妈妈:“妈妈,幼儿园的窗户没关,水仙会冷的。”她坚持要去关窗子。易清安慰她,说自己会去照顾水仙的。安顿好女儿,易清赶到幼儿园,发现好几位父母都到了,他们都是遵照孩子的命令来看水仙的。
  半个月后,水仙开花了,白白的小花傲立在枝头。欧莹让每个孩子形容一下水仙花的样子。彤彤想了半天说:“它像天上的星星。”孩子童稚的语言打动了所有人。是啊,这普通的水仙花,就像一颗星星,给孩子们的生命带去微弱的光,温暖他们,照亮他们。
  一个家长事后在孩子的图画本上写道:“生命,给了我们改变不了的开始,与其整天提心吊胆,不如忘了结局是什么,忘了它会有多可怕,多难熬。”

一盆茉莉花 让孩子感知生命的意义
  经过治疗,彤彤病情趋于稳定,回家休养了。见彤彤走了,很多孩子哭闹着也要走。为稳定“军心”,几个老师商量,决定每堂课前都从外面给孩子带来一样新鲜的东西,可以是小动物,可以是植物,要让孩子们坐在幼儿园里也能感受到外面的活力。
  欧莹第一次给孩子们带来一只蜗牛,她把蜗牛放在桌子上,让它自己爬,什么时候爬到终点,就可以吃到新鲜的菜叶。孩子们都围着蜗牛,仔细地观察着。蜗牛终于爬到了菜叶上,孩子们欢呼起来。欧莹让孩子们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目标,然后像蜗牛一样一步一步去实现。
  有的孩子写我要不怕打针,有的孩子写我要学会自己穿衣服,5岁的闻闻写道:“我想要成为一只蜗牛。”欧莹问他问什么,闻闻说:“因为有人陪它玩啊!”欧莹万分感慨:孩子们太孤单了,在通往未知的路上,他们孤单地在和病魔赛跑。他们打针吃药,却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哪天能好,他们的心就像飘浮在空气中的灰尘,起起伏伏不知道要去向哪里。
  欧莹想,孩子们的承受力也许超出大人的想像,让他们适时地知道自己的病情,也许不是坏事。可家长们不愿意,他们不忍心也不愿让孩子知道,老师们没办法,他们能做的,就是让孩子知道生命的意义,让他们知道,他们努力治病是为了什么。
  2013年的一个夏日,欧莹带来了一盆茉莉花,对孩子们说,从今天开始,咱们得把茉莉放在外面,让它经受风吹日晒,看它会怎样。孩子们担心茉莉太小,怕它死。欧莹一再保证,茉莉绝对不会死,而且还会给大家带来一个奇迹。
  孩子们和欧莹一起把茉莉固定在外面的窗台上。白天烈日炎炎,它看上去恹恹的,叶子都发卷了,但一夜过后,它又活了过来。孩子们看着茉莉一天天长大,一个月后,茉莉开花了,淡淡的香味散发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孩子们互相转告:小茉莉开花了。
  等到美术课时,欧莹把花拿进了教室:“孩子们,茉莉经过风吹日晒,依然顽强地活下来,是不是很了不起?”
  “是。”孩子们回答。
  “它这么努力地活着是为什么呀?”欧莹问。
  “为了让它爸爸妈妈高兴。”“为了喝水。”“为了陪我们玩。”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为了开花。”有一个孩子回答。是的,为了开花,这个回答,道破了生命的意义。孩子们如此顽强,也是为了活着为了“开花”。
  幼儿园孩子的流动性很大,有时坐满了人,有时只有两三个孩子,可不管怎样,幼儿园坚持办了下来。所有人都希望,在这里,让孩子们知道生命的意义,是像茉莉一样,在烈日和暴雨下顽强地开花。
  (文中患儿均为化名。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上网、摘编)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