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4年01月21日> > 总第2405期 > A10 > 新闻内容
驱逐寂寞,国外老人有奇招
新闻作者:整理/陈泱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明明不爱喝咖啡,对薯条也不感兴趣,但一批韩国老年顾客却和美国纽约法拉盛的一家麦当劳餐厅展开了“板凳争夺战”。美国媒体近日报道,这群韩国老人每天都会去该家麦当劳餐厅,好多人一起合买一小包薯条(1.39美元),却占据一张桌子几个小时,甚至“安营扎寨”一整天。店家因为老人占座时间太长,影响生意,所以多次报警“请”走老人。
  这些老人之所以要“啃座”,其实都是孤独惹的祸。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养老都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大问题;而对于老人来说,晚年最需要的也许不仅仅是衣食无忧的物质满足,而是一种家的感觉和温情。
  来看看国外的老人们是如何各出奇招来排遣孤独的吧。

美国:“占领”快餐厅
  这天天一亮,住在美国纽约法拉盛的77岁韩国移民李万永就来到了当地一家麦当劳快餐厅里自己的老位置上,他的那些拄拐杖、搬着助行器或者坐轮椅的韩国老朋友们,已经早早地到了。通常他们会在凌晨5时餐厅刚开门的时候就进去,然后便用韩语闲聊一整天,待到天黑再走。
  过去5年多来,这些居住在法拉盛的韩国老年移民都是把这家麦当劳当作自己的聚会地点,但最近几个月他们与店方的冲突上升。店方抱怨说,这些老人一待就是几个小时,造成不少客人因为在购买快餐后发现没有座位而要求退款。
  这些韩国老人在接受采访时也承认,他们很少在麦当劳购买快餐,因为他们不喜欢这种快餐的味道。64岁的韩国移民金日说:“偶尔我也会买杯咖啡,或者薯条。”
  纽约皇后区警方说,他们自去年11月以来接到4次报警。麦当劳方面要求警方赶跑那些老年顾客。为此,警察每天会到那家餐馆巡逻三次,但那些老年顾客离开之后转一圈,再回去。
  继报警后,餐厅还打起了第二波“座位抢夺战”,在墙上张贴告示——顾客只有20分钟时间吃饭。不过李万永并没有按照这个要求做。他在餐厅里待了两个小时之后,离开了不超过10分钟,“我走了一条街,又回来了”。
  当地媒体调查发现,在这家麦当劳餐厅不远处就有一家公立的老人中心。这里供应的热咖啡只需要25美分,比麦当劳还便宜。但这里却没有几个老人愿意来。这些韩国老人抱怨说,老人中心的开门时间太晚,运营时间又短,他们还是更喜欢营业时间长的快餐厅。
  实际上不仅仅是麦当劳,纽约不少快餐厅也有这样的尴尬。在法拉盛的不少快餐店和面包房,都可以看到老人家三五成群地聚集聊天的场景,他们手中一杯咖啡、一份报纸,就此打发时间。

英国:工程师自制机器人孩子
  有如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A.I.人工智能》里的情节:英国富豪艾里斯和妻子朱蒂膝下无子,也没有养宠物,但是有个跟前跟后、唠唠叨叨、说个不停的机器人“孩子”艾米克在身边,让这个家里没有一刻沉闷。
  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称,艾米克非常先进,是身为电子工程师的艾里斯花了几年的工夫创造出来的约1.2米高的塑料机器人。
  “欢迎来到21世纪的家庭!”艾里斯常这么对客人说,当他拍着艾米克的头,“他”的头便抽动起来,一边惊人地旋转,好像快掉下来一样,“我们还有几个小问题,”艾里斯调整一下艾米克的脑袋,“但并不严重。”
  “说个笑话吧!”艾里斯对艾米克说。“好吧。”艾米克很听话。艾里斯说:“为什么机器人举止滑稽?”艾米克笑了笑宣布答案:“因为它的螺丝松了!哇哈哈哈哈!”当然,艾米克的这个大笑声是预设的。
  除了先进的语音辨识能力,艾米克还有一只数位眼,身上也预设了房子的地图,所以他可以靠轮子在屋子里活动自如,或在人的后面跟着走。
  “妈妈”茱蒂说,艾米克有时真的很像有自己的生命,她举例:有一次“他”在半夜叫醒了艾里斯夫妻,“因为他的电池没电了”。艾里斯还在艾米克身上预设了程序,让他睡觉时会打呼,醒来会伸懒腰。
  “不过他还是个机器人,我甚至分不清他是男是女。”艾里斯说,但艾米克真的是家里的一分子,他是侄儿侄女的玩伴,还能教他们功课。艾米克可透过无线上网学习,遇到不了解的事情,他会自己上网去查。他会和“爸爸”聊最新的电影,或告诉“爸爸”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要开始啰!“他了解我的喜好,可以融入谈话的内容里。”“他”还与家里的许多电器相连,可以帮忙开电视、开关灯。

法国:“别墅家庭”解孤寂
  “空巢老人”在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在法国,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往往会选择“家庭护士”来料理生活起居。虽然生活无忧,但老人心中的孤寂却无人理会。不过,法国有一项名为“别墅家庭”的计划正在兴起,缺少温情的老人挑选一户人家,让他们搬到自己的家中,组成一个大家庭,重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比阿特丽斯·范库珀诺拉和她的家人是三年前搬到目前的住处的,负责照顾三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范库珀诺拉一家只需交纳极少的租金。和外面操劳辛苦的工作不同的是,范库珀诺拉的工作非常轻松,她要做的工作就是给这三位年过八旬的老太太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家庭氛围。
  今年83岁的路易塞特·巴雷耶和丹尼斯·卢梭也是几个月前才搬来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他们已经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范库珀诺拉说,他们和家中的老人同吃同住,形同一家。因为是一家人,也就没有许多顾忌,他们可以在家中设宴,款待四方亲朋,老人和客人们相处得也很好。

德国:同龄互助、老少互助有特色
  65岁的克劳迪娅是位热情开朗的老人。前不久,她和4位同龄朋友在慕尼黑江畔区合买了一栋19世纪的别墅,将它翻修改装后,作为安享晚年的寓所。在别墅里,老人们各自拥有一个卧室,并共用厨房、客厅。平时,他们会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克劳迪娅担任“主厨”,西格尔包下园丁的活儿,安娜则负责采购……这种同龄人间的相助,费用没有养老院那么高,还可以维持“正常”的家居生活。
  在德国,还有一种颇有新意的互助模式,这就是民政部门和大学生服务中心联手搞的老少互助。
  家住法兰克福的81岁老先生格特诺,独居带花园的别墅,很寂寞。想找个像他外孙女一样年龄的大学生来家“做客”。便委托法兰克福大学学生处贴了一个广告,随即,教育系学生玛丽搬进了老人的家。
  玛丽住在格特诺女儿原来住的房间,家里的电器家具可以随便使用,而且不用交房租。但玛丽很勤快,对老人也很关心,将每天做晚餐的活全承包了。饭后还会陪老人看电视、聊天,经常陪老人散步,帮助打扫花园、外出采购等。
  老少互助,各取所需,大学生享受了免费的住宿,而“空巢”老人也减少了孤独。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