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在外工作的游子们很忙。忙啥?忙着抢车票回家过年呢。凌晨排队、电话预定、网上疯抢,或者是找熟人、托关系——爆满的售票大厅,时不时就“瘫痪”一把的售票网站,都在诉说着那些抢购热潮下的“惊心动魄”。
除了抢车票,近日,人们在抢的东西还真不少:抢房子,抢黄金,抢奢侈品,还有学生们施展“十八般武艺”抢座位……
说到这并不陌生的“抢”,其实有些是出于无奈:出生了要抢奶粉,上学了要抢学籍,大学里要抢座位,毕业了要抢好工作,没找到好工作也要抢个好摊位,上班了要抢公交,过年了要抢车票,恋爱了要抢房结婚,生病了要抢好医院,死了还要抢块好墓地。
有些“抢”则是在“得实惠”的召唤下变成了一种群体兴奋:超市打折要抢,汽油涨价要抢,交水电气费要抢,买个手机要抢,甚至黄金、名包这类奢侈品,也是要抢的——过了这村就没那店,不抢就是吃亏,也许还会被批为没头脑、不会过日子。于是大家一窝蜂拥来,在这样的抢购中,白菜和金条似乎没多大区别——咱都按斤买。
在“抢”林弹雨的磨炼下,热爱“抢”的国人“抢”出了国门,抢出了“中国大妈占领华尔街”的头条。其实,对于女人来说,偶尔和姐妹们一起上街,肆意血拼抢购一番,是放松,也是乐趣;但如果因为缺乏良好的信息渠道,就像之前抢盐防辐射、抢板蓝根抗“非典”一样,人云亦云之下的“抢”,会让人缺乏安全感,也会让社会不安——这样的抢购,就不再可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