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为精美的印刷、撩拨人的题目、低俗的内容,是免费医疗杂志的共同特点,更由于免费赠送,让它们在缺书少报的广大农村得以风行。在文化生活较为贫瘠的乡村,这种“小黄书”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毒害。有识之士提醒:这是狼外婆的礼物,免费背后是巨大的医疗陷阱。
“里面的故事挺好看”
12月22日上午,初冬的太阳照在乡村的屋顶上,使安详农舍里的气氛显得有些慵懒。
定州市明月店镇十家疃村三十多岁的张女士,正在翻阅一本刚刚收到的《九龙男人》,这本杂志是在她赶集时有人塞到她手里的。
这本《九龙男人》看起来与报刊亭里出售的生活情感类杂志没有什么区别,范冰冰做封面人物,几个大标题都很吸引人。
这样的刊物是她生活中最主要的读本,但对外人提起里面的“故事”,张女士还是有些羞涩,她说,看着玩,都是瞎编吧。
《午夜,我与隔壁女人的激情摩擦》、《老公,我很想换个男人试试》……这样的页面翻起来让张女士有些难堪。
对这些免费杂志的调查并不难,记者一路驱车,过保定、沧州、衡水、石家庄等地,停车入户打听,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在石家庄晋州市东卓宿镇北彭庄,记者发现晋州惠康医院出版的《牵手》杂志,六十来岁的村民张先生乐呵呵地说,都是白看,白看谁不看?
几乎记者走过的每一个县的农村,都能看到本地出版的这种免费医疗杂志。一个规律是,经济越发达的县市,这种免费医疗杂志品种越多。
许多医院还搞定点投放,瞄准乡村女青年,甚至女中学生。还有的鼓吹避孕套对健康的危害,来“培育”人流堕胎市场。
当年电线杆小广告游医现在办杂志
记者调查多个县市后惊异地发现:这些杂志的出版者多为近年进驻的,多是连锁店,大部分投资者竟多来自福建莆田!广告、营销方式基本相同。
12月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在2013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万通控股主席冯仑介绍:福建莆田一个村的小伙子,16岁出来在电线杆上贴性病广告,现在带出8000人,在全国开出8000家民营医院。随后这一消息得到确认并成为各门户网站焦点。
《瞭望东方周刊》此前报道,全国80%以上的私立医院由莆田东庄人创办,妇科、男科等技术含量不高、容易以广告赢得市场的专业是其主打。
近年,国家对医疗广告的控制越来越严,私印杂志就成为他们的首选,一方面可以通过低俗文化刺激人们性乱,“培育市场”,一方面引导人们来他们的医院人流堕胎、修处女膜,治疗性病、阳痿,最后再来治疗不孕不育。
与杂志配套,这种医院的墙体、路牌广告在各地村镇随处可见,很多没有国家规定的省级卫生监督局的批号和工商部门的登记证,属于电线杆广告的“升级版”。
据业内人士介绍:对这种医院来说,广告就是生命线,广告营销人员和财务的投入往往要超过业务部门。网上有许多印刷企业在招徕医疗杂志业务,3万份起印,0.35元一份,“投入一万元广告费,忽悠几个患者就能赚。”
骗你没商量
任丘市的文女士气愤地拿出一本医疗杂志说,他们说无痛人流只需要240元,可我的一位朋友去了却花了1600元!
文女士的这个朋友算是幸运者,因为是已婚,医院不敢要的太多。而一位未婚女青年到这种医院做人流被宰了六千多元,“医生”说她有宫颈糜烂,需要治疗。由于自己没有结婚,她没敢声张。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说,他的医生朋友遇到过一个患者,本来是尿道发炎引起疼痛,到了这种医院,“医生”说这个患者是衣原体感染,拿出一些梅毒的照片吓唬患者会烂掉,治了一个“疗程”就说“指标由100万降到80万”,然后再治再“降”,最后花了25万元!
“他们大量散发广告,总有上钩的,门口有监控,你是开车来的,还是坐公交车来的,都先摸清。没病说有病,小病说绝症,比抢劫还厉害!”这位医生说。
盐山县一位农妇,相信了“免费体检”的宣传,没想到一下子就被套上了。“医生”说她子宫有病,发展下去就是癌症,结果,动了手术,免费变成了两万多的手术费,本来挺健康的一个人,现在每天腰疼,干不了活了。
免费其实是个圈套
与这些免费杂志配套,各家医院还发放大量的生活用品作为赠品,比如挂历、擦手油、面巾纸等等,上面印着不堪入目的小广告。
黄骅市的小王说:“农村人实在,不会有这么多的心眼提防,总觉得白得东西肯定不是坏事。但这些书刊、挂历、日用品你天天看,天天用,潜移默化就把你控制了。”
一管擦手油,成本也三两块钱,但许多农村女孩,会很节省地用一两个月。这一两个月,就得天天被动接受它的广告,“久而久之,都拿贞操、人流不当个事儿”。
在充满了低俗与欺骗的虚假宣传背后,是无数的生命误入歧途。
黄骅市女青年小芳,是记者采访到的一个无痛人流宣传的受害者,“我听信了医院的宣传,当时怀了孩子不想要,觉得做个人流很轻松的,就去医院做掉了,谁成想,现在想要孩子也没有了”。
河北省人民医院王秀丽教授对记者说,这些“无痛人流”很多其实与传统人流没区别,就是“全麻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后遗症一样不会少,如不孕不育、习惯性流产。可能有人多次人流没事,但有人也许一次人流就会终身不育。
国家计生委一则统计报告称:目前全国每年人流1300万例,其中相当大比例是青少年,已成严重社会问题。另一则统计,全国不孕不育人口5000万。
主持河北省计生委相关课题的专家、河北大学中医学院陈松鹤博士说,头胎的孩子得到最充分的肾精肝血,因此是最聪明、最健康的,随意地人流堕胎,将使整个社会的人口质量严重下降。“无痛人流”是本世纪最大的医疗谎言!
败坏了乡村的纯朴
非法杂志在农村泛滥也引起了许多人的反感,黄骅的孙先生说:“我女儿刚认字,一天我发现她拿着这个看,把我气坏了!”
一位语文教师介绍了这样一个例子:一天她给学生布置了填空题,有一个空是( )的人流,意思是在人流前面加一个形容词,比如“拥挤”、“熙熙攘攘”等,可有一个学生交上来,填写上(无痛)的人流,真让她哭笑不得!
沧州一位警官对记者说,这种杂志在沧州农村地区很流行,他也翻看过,觉得内容非常低俗,腐蚀人的心灵。除了孩子们看危害大,一些老头们也喜欢看,弄得他们胡思乱想,甚至干一些违法勾当,这对社会都是很大的危害。
黄骅广告人王先生说,非法杂志把握住了人们的心理,没有刺激就不能吸引人,再加上一些健康养生,甚至时事热点、文娱轶事等内容,看起来很正规。在农村人眼里,书上说的,专家说的,大体不会错。
这些杂志中,充斥着大量婚外性爱、婚前试婚、变态性爱等种种鼓动与诱惑。一位社会学者说,这不仅会毒害农村的青少年,现在许多农民打工在外,一些留守妇女文化生活缺少,这些诲淫诲盗的东西会误导她们的生活。农村里许多恶性事件频出,与这种性开放的诱导有关,造成了许多家庭和社会的悲剧。 (本报综合《燕赵都市报》)
别让农村成“小黄书”泛滥的乐土
文/郭东阳
“小黄书”在农村的泛滥不仅损害了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经济能力,也戕害着农民的精神和道德,污染着乡风,破坏着农村的和谐稳定。及时出手,干净彻底地铲除这颗“农村毒瘤”已经刻不容缓。
应该说,农村之所以成为“小黄书”泛滥的乐土,与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农民医疗卫生知识欠缺、鉴别力不高自然不无关系。但容易受骗不等于就活该被骗,“小黄书”在农村泛滥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相关部门的监管缺位,使得农村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小黄书”泛滥的法外之地。
监管缺位的原因在于:其一,农村“点多线长”,相关部门又人手不足;其二,多头管理,缺乏有效衔接。目前,医疗广告的管理涉及卫生、工商、公安、文化出版、广电等多个部门。卫生部门负责审批,工商部门负责监管查处。这就造成,医疗广告是否经过审批、是否涉嫌假冒批准号,有时工商部门并不清楚。相反,即便卫生部门知道某医疗广告未经审批,其自身也没有处罚权。其三,违法成本过低。按照《广告法》、《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条文的规定,只要不构成犯罪,大多只能对违法者处以三万元以下罚款,比之于丰厚的广告回报,这样的惩戒根本起不到足够的威慑作用。
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实现工商、卫生、文化出版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建立以工商部门为主体的一体化监管机制,实施链条式执法,追究广告主、广告承接制作者、广告散布者等违法主体的各自责任。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举报奖励制度,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弥补监管队伍的人手不足。此外,也应及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条文,提高违法者的违法成本,使其不敢“越线”。
当然,监管之外,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常识的普及,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农民的识骗、反骗能力,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至关重要。一言以蔽之,农村不能成为“小黄书”泛滥的法外之地和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