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3年12月20日> > 总第2396期 > A07 > 新闻内容
张老师的口音
新闻作者:文/长沙市一中 张彦驰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0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长沙市一中 张彦驰
  前些日子,大家戏言,长沙市一中口音最重的两位老师,都是教数学的,还恰巧都被我们碰上了。我心中暗笑,你们是没见过世面,若是上了张老师的课,便知道这两位与他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了。
  张正元老师是我初中时的数学老师,当时刚进青竹湖,便听班主任道:“张老师是老前辈,衡阳口音比较重,大家体谅些,来自衡阳的同学也可以当当翻译,最多半个月,熬过去就适应了。”未闻其音还觉得班主任小题大做,直至上过第一节数学课,竟险些以为是外教课,方才意识到班主任所言不虚。初听张老师的衡阳腔,若没个翻译,还真会“不知所云”。
  不过日子久了,张老师原先艰涩的衡阳腔,也不是那么难懂了。相反,在张老师代理行驶班主任职权,将数学课上成思想教育课时,那抑扬顿挫的衡阳腔让枯燥的说教别有韵味儿。记得有段日子,班上数学成绩整体低迷,张老师干脆课也不上了,苦口婆心教导我们学习的重要性,讲至动情处,他一手将讲台擂得震天响,一手抄起数学书凌空挥舞,书页间抖动的“哗哗”声可以传到教室末排,末了还要恨铁不成钢地道:“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一页页都是黄金啊!你们看到了不!”
  如今回想起来,倒觉得满口衡阳腔的张老师与用粤语念诗的梁任工的声音重叠起来,只是不知台下听讲的梁实秋先生与当时挨训的我在这点上有无情感相通之处。
  然而不管怎么说,张老师的口音毕竟给教学带来了障碍,或许,正是因此,张老师上课的头几个月,小考数学平均分皆不理想。不过张老师自有妙招。
  其一曰:多写。张老师乃自知之人,于是扬长避短,以一笔代口,每节课的板书都工整精要,张老师是不习惯用多媒体设备的,因此,他的两年的板书均为手写——将黑板劈作三栏,写满一板后擦一栏写一栏。虽未做过统计,但一个学期五六盒白粉笔中怕大半是张老师写掉的。
  其二曰:多讲。张老师坚信熟能生巧,一道题讲一遍可能有同学听不懂,那讲两遍三遍总听懂了。就这样,张老师开始利用晚自习加课,有时用自己的晚自习还嫌讲不透,还占用其他老师的晚自习时间。只恨当初学生不知老师苦,补课犹怨作业多,却忽略了此刻张老师本应回家抱孙子,更忽略了那抑扬顿挫的衡阳腔可是日渐沙哑。
  最后一次看见张老师,是高中的事了。那时他已退休颐养天年,我则刚刚跨入一中校门。那天我背着书包赶去学校上课,在红绿灯口看见老师,人似乎老了许多,我险些没认出来,却脱口而出:“张老师 。”他一楞,终于道:“彦驰啊!”然后有低下头打量身旁的孩子。“那似乎不是张老师的孙子……”我暗自琢磨着,对面的绿灯亮了,于是匆匆迈步穿马路。这时,身后传来熟悉的衡阳腔:“孩子,你记得你家怎么走不?你有爸爸妈妈的电话不……”我蓦然回首,却只见汹涌而来的人流,再也看不见那两个身影……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