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3年11月15日> > 总第2386期 > A11 > 新闻内容
与名家邂逅
新闻作者:帅兵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5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前不久,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到我所在的中建五局集中采访,一同还来了几位知名作家。其中一位叫李玲修。现在的读者可能不太熟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她可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作家和电影剧作家。她的长篇小说《姑娘跑向罗马》和据此改编的电影《赤橙黄绿青蓝紫》、《花园街五号》曾风靡了无数读者和观众。作为当年的文学青年,我见到李老师可谓一偿敬仰之情。
  几天下来,和李老师朝夕相处,非常愉快。李老师为人热情,毫无架子,工作认真,采访细致,每天工作近十小时,已70岁的她依然精神饱满。尤为难得的是,李老师处处为他人着想,生怕给别人添麻烦。而且礼行周到,此次她带了一批作品送给我们,由于采访中又认识了不少新朋友,回京后她又特意快递了一大包书来。每本书的扉页上都工工整整地写上某某赐正,李玲修,某年某月某日。实在是令人感动。
  回想起来,进入中建五局以后,竟已与很多名家邂逅,不能不说是我的幸运。
  2007年,我赴大连参加会议,意外见到了作家梁晓声。梁晓声是《今夜有暴风雪》的作者,著作等身,影响巨大。想不到此番能够见到他,还能与他同桌吃饭,一起开会,交流文学,实在是不可思议。第二天开会,梁晓声也参加了。记得当时有人讲农民工为了自己利益,不惜以身犯险爬塔吊,不值得同情。梁晓声当场勃然变色,激动地予以驳斥。为弱者代言的梁晓声一副侠者风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见到王蒙是2011年的事。我参加10月17日在毛泽东文学院举办的文学名家讲堂第一课,由王蒙主讲《文学的悖论》。王蒙是《青春万岁》的作者,著述无数,是建国以来中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近年虽然年岁已高,但间有新作问世,还常在电视里看到他设坛讲学。最著名的是讲《老子》。去听课的那天,我拿了新买的一本他根据北京电视台讲座整理的《老子十八讲》,心想说不定有机会请他签个名。
  当天,王蒙讲课完毕,像是早料到有很多人要找他签名合影一样,主事者以极快的速度把王蒙拉入旁边一间屋内,“砰”地一声关上了门。我见湖南省作协副主席水运宪先生进去了,于是不慌不忙地敲门。门缝开处,一人说道:“王老师不见客!”我说:“我找水主席!”门打开了,我闪了进去。王蒙先生正和水运宪老师坐在沙发上闲聊,我过去打招呼。水主席说:“这是我们的会员。”我说:“王老师好!请您签个名!”王蒙现找一支圆珠笔签名,我把带来的卡片相机递给一旁的作协副主席梁瑞郴,请他拍照。王蒙先生的签字是“感谢赐读,王蒙,2011,10,17”。感谢王蒙先生一番,出门我就骂自己:多大年纪了还像个小年轻找人签名,你就不能免俗吗?!但一看王蒙先生的签名,即使俗一回也是值得的!何况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免俗呢!
  2009年,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举办第一届“和美”摄影大赛,我幸运地成为6名金奖获得者之一。10月15日,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组织者委派我去接吕厚民老先生。当时的摄影协会秘书长温军问:“你知道吕厚民吗?”我岂能不知?吕厚民为毛泽东摄影12年,拍摄了无数反映毛泽东同志工作和生活的经典照片。想来年岁已高,很多年难得见到关于他的新闻,想不到竟然还能见到他,这真是一个奇妙的任务。
  吕厚民先生住在一个小区内,按照约定,他自己在楼下等我们。10月的北京有些冷了,他围了一条红色的羊毛围巾,很有艺术家的范儿。我们简单地聊了一会儿关于吕老当年给毛主席拍照的事情。老人有问必答,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言谈清晰,和蔼可亲。当时我心里还一直期待吕老给我颁奖,那可是难得的荣耀啊!但仪式没有安排吕老颁奖。
  这些年邂逅的名家还有很多,比如已故的书法家颜家龙、邓先成,客居岭南的湖南画家杨福音,诗歌理论家兼散文家李元洛,学者型散文家兼小说家王开林,小说家何顿,散文家兼编辑家彭国梁等,有的意气相投,一来二去,久而久之,还成了多年的朋友。
  名人很难见到,尤其是文化名人。与名家邂逅宛若人生的美丽风景,偶尔回望,我常欣然一笑。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