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3年11月05日> > 总第2383期 > B03 > 新闻内容
女史
新闻作者:杜介眉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5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日,收到一位朋友赠送的新书,翻开扉页,见其题字,称呼我为“女史”,不由一愣。第一次被人如此雅称,受宠若惊啊。
  女史这个词,对我来说,不算耳熟能详,可算似曾相识。读过初中的人,大概都知道它。在初一的历史课本上,谈到东晋的文化成就时,就提到著名画家顾恺之的名作《女史箴图》。当年我也就是在这里知道“女史”的。惭愧的是,那时只是为了应付历史考试,记住了《女史箴图》,但并不知道“女史”是什么意思。很久以后,才知道“女史”的两个含义:一是古代女官的一个称呼;二是对知识女性的尊称。
  中国古代官场是男人的绝对天下,女官很少。所谓女官,全部集中在宫廷里,从符合要求的宫女中提拔任用,有高低等级之分。“女史”便是这些女官中的一个职位,掌管有关王后礼仪事宜,或者作为妃嫔的下属,掌管书写文件等事。明代历史记载:“凡诸宫女曾受内臣教习,读书通文理者,先为女秀才,递升女史,升宫官。”可见,要成为“女史”,必须知书识礼,得是女秀才才行。这也就可以理解,当“女史”作为封建女官的一个职位,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而消失的时候,它就成为现代知识女性的代称了。
  “女史”这个词很古雅,在某些场合会被用到,比如在赠送书画给某位知识女性时,可以写“xxx女史雅正”,体现对女性的尊敬和肯定。当年张海迪到日本演讲,日方挂的横幅就写着“欢迎张海迪女史”。
  古代女官少,知识女性也不多。以女诗人为例,即使在巨星闪耀的诗歌盛世唐朝,留下诗名的女性也屈指可数。
  中国的知识女性真正开始成为独立的一个群体,是在民国时期。她们从闺阁中走出来,不再局限于个人的狭小天地,从心理到心智都比较成熟了。我国第一个女教授陈衡哲,绝世才女林徽因,著名作家丁玲、张爱玲、苏青、冰心等,都在这个时期大放异彩。
  新中国成立后,女性发挥半边天作用,女知识分子群体迅速成长,进入社会主流。在11月1日的《今日女报》,记者采访了参加中国妇女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湖南代表,湖南大学教授何凤姣就对记者说,“女高知”在各领域至高点都占有重要席位。在她的身边,活跃着一大批优秀女学者。女知识分子的活跃,她认为有两点原因:一是社会发展,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二是环境宽松,女性的成长受到鼓励。在高校的评价体系中,对女性没有性别上的特殊优待,也没有能力上的莫名歧视。
  没有特殊优待,没有莫名歧视。我想这是现代女史们最需要的一种公平的成长环境。不过近年,在知识女性中,“女公知”还是相对受到了“特殊优待”。
  公知,是“公共知识分子”的简称,指经常就关系公共利益的问题发表意见的知识分子。某娱乐周刊曾评选出五大“公知女神”,分别是柴静、姚晨、伊能静、汤唯和曾子墨。不过当事人并不接受,就像当年很多女知识分子强调“我不是女权主义者”一样,她们也强调“我不是女公知”。
  但不管她们承不承认,大家认为她们就是。她们也不可避免要成为舆论热点。
  今年,央视主持人柴静和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就让“女公知”热闹了一把。柴静因为《看见》一书的热卖,成为被追捧的“女神”。她书中关于如何做新闻的一些理念和方法,却受到闾丘露薇的质疑。女公知对女公知,自然引发娱乐性的围观。当不少人煽风点火、等着看热闹的时候,闾丘露薇淡定地说:“我对谈论某个人毫无兴趣。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只是忍不住要谈一谈我对新闻的看法”。著名主持人胡紫薇由此评论:“只有内心极干净的人,才能够以同行的身份,在这样水深火热的氛围下写这样很容易被泼污水的文字。闾丘所破题的何为新闻何为新闻人,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严肃的探讨。”
  两位女公知的较量,最终没有发展成为一场娱乐,体现了知识女性的理性人格与职业精神,令人赞赏。除了关心自己,观照内心,同时也关心他人,观照世界,这应该是现代知识女性与古代知识女性的重要区别吧。
  “女史”,从女官到女知识分子,其含义的转变,折射了女人由古代进入现代的历史;女知识分子,从“女史”到“女公知”,其称呼的差异,记录了女性的现代发展历程。
  “女史”,记录着“女人的历史”。
  “女人词典”,一些耳熟能详的词语,蕴藏着有趣、生动、耐人寻味的常识。这些关乎女人的常识,随着时光演变,有点熟悉,又有点陌生。
  如果您也有类似的词语需要探讨,或者你对解读有不同的观点,都可以通过QQ 112743617与编辑进行交流。
  查看更多专栏内容请上凤网博客 www.bbs.fengone.com。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