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3年10月29日> > 总第2381期 > A01 > 新闻内容
“女大学生学修脚”传递理性就业观
新闻作者:何勇海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9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修脚”对一个女孩子来说诱惑力并不大,对一个女大学生来说更没什么吸引力,可是刚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胡杨却来到大连,踏实地选择了“修脚”的行当。“现在大学生就业太难了。我想学一门可以养家糊口的本事,我觉得修脚就是本事…… ”
  (详见今日本报A07版)
  不少网友认为,大学毕业生拜师学修脚是自我贬值,“修脚根本用不着上大学,国家花了那么多钱培养出一个大学生,结果去修脚,岂不是人才浪费?”这种看法有失偏颇,甚至是对修脚业的歧视。
  应该承认,修脚是一直被世人看好的行当。比如2010年,北京一家经营脚病治疗的企业招聘大学生修脚工,月薪开到7000元至万余元。
  在就业难日益突显的当下,大学生应放下“有色眼镜”看待修脚业。修脚这一民间传统服务技艺,已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修脚从业者,已从旧时的修脚匠逐渐演变成“脚医”。因此不要小看了修脚,钻进去一样有学问。而要想以此创业,优先抢占市场,保护、发展好这一传统技艺,恐怕得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医学知识,大学毕业生干修脚未必是大材小用。
  而且,就业观理性务实的人才最有出路。学修脚的胡杨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她的就业观理性务实,选择自己喜欢又力所能及的工作,没有世故的眼光,没有功利的心态,没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没有挑三拣四的挑剔,实在难能可贵。
  这正是当今许多大学毕业生所匮乏的。如今很多人求职时纷纷追求福利待遇高、工作环境安逸舒适,导致千军万马齐挤“独木桥”。一旦择业期望与社会需求产生较大差距,只有徒叹“就业难,难于上青天”、“书都白读了”。有些毕业生求职,一旦满足不了好高骛远的“雄心”,宁愿有业不就,甘当“啃老族”也不愿屈就自己。在胡杨面前,这类大学生是否应该反思?
  很多事实说明:行业有分工,职业无贵贱。希望有更多大学生像胡杨一样,就业时放远眼光,少些幻想、多些务实,少些感叹、多些热情,理性就业,踏实前行。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