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3年10月22日> > 总第2379期 > A04 > 新闻内容
小学取消补课,家长联名哭诉
新闻作者:邓魏 整理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2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堂数十名家长联名要求恢复补课,当地教育局回应望“多给娃娃点成长空间”。
  家长们要求学校为6年级的学生在4点半的放学时间后再多加一些补习时间。为此,学生家长们自愿向学校交了400元的补课费。“补课费”交了不到一个星期,学校召集家长们开会,宣布不补课,并退回家长们的400元钱。
  
孩子上小学不补课,家长急哭了
  学校因为补课被家长投诉的事很多,却很少见到因为不补课而遭遇家长“控诉”的事。10月20日,家住金堂的文女士说:“娃娃读小学6年级了,家长都愿意补课,但学校不干,我们准备的补课费也退回来了。马上上初中了,不补课怎么要得?”
  该班数十名学生家长联名要求学校补课,遭到学校拒绝。而两名该班学生也称:当老师在课堂上宣布今年不补课时,班上的同学都很失望。
  
数十名家长按手印联名求补课
  “6年级了,小升初的关键时期,不补课怎么要得?”文女士感到不可思议。文女士的女儿前年从上海转学回金堂,成绩中等,她希望女儿借补课提升成绩,打牢基础,考上个好初中。
  文女士说,此前,班上的家长们要求学校为6年级的学生补课,即在4点半的放学时间后再多加一些补习时间,一直上到6点才放学。为此,学生家长们自愿向学校交了400元的补课费。
  然而,“补课费”才交了不到一个星期,学校就立即召集家长们开会,宣布不补课,并退回家长们的400元钱。“我们一再要求学校补课,但学校坚决拒绝。”
  文女士说,会上,家长们联名要求学校对6年级学生补课,数十名家长在联名书上按了手印,但仍遭到学校的拒绝。“大部分家长当场表示不满,有不愿意收退回的钱的,有的甚至当场就急得哭了。”
  
同学:怕被请家教的超过
  不补课了,学生们又是怎么想的?
  10月20日下午,就读该班6年级的学生雯雯(化名)告诉记者,当老师在课堂上宣布今年不补课时,班上的同学“都”很失望,“都在问老师为什么,为什么不补课?”
  雯雯说,班上很多同学都希望通过补课来提升自己的成绩。“我在班上成绩中等偏上,但我想考金堂中学,现在这个成绩不一定能考上,我也希望补点课。”
  另一名同学琳琳(化名)告诉记者,即使学校不补课,很多家庭经济条件好点的同学也会考虑请家教,或在培训班补课。琳琳说,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这似乎不公平。他们“每天都在不断进步。我们没补的,可能就会落后”。
  当然,并非每个学生都对补课持赞成态度。雯雯说还是有一些同学不赞成加课或补课,“小学就这样补课的话,以后初中高中该怎么补?”
  
回应:规定要求学校不能违规补课
  10月20日下午,记者致电该班班主任汪老师。汪老师称,学校不补课是严格按规定办事。“教育局有规定不能补课,我们也不能补”。
  当日下午,记者来到金堂县教育局,该局一名负责人称,教育系统对学校有偿补课有严格规定,严禁违规补课。“我们也是严格执行省教育厅的相关规定。”
  “家长们的心情我理解,我自己也是一名家长,但在义务教育阶段,何不多给娃娃一点成长空间?”这名负责人说。
  (据《成都商报》)
  
■凤眼时评
谁逼着家长联名“求补课”
  文/邓海建
  教育部刚刚对小学生减负版“国十条”征询意见的背景下,家长、学生、校方各各对补课“难舍难分”到一掬眼泪的地步,这可能要令足不出户的专家学者大跌眼镜了。尽管当地教育局回应称,望“多给娃娃点成长空间”,但在家长或学生眼里,可能小升初的成绩比“成长空间”更为实惠。这就像素质与高考成绩一旦对垒起来,恐怕更多人还是倾向后者一样。这不是市侩选择,而是复杂语境下的生存焦虑。
  唐伯虎的《桃花庵歌》里唱道,“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趋利避害,人之本性。家长联名“求补课”,甚至连小学生都希望“被补课”,这显然不能视为简单的群体癫狂,作为理性经济人,这样的选择既有现实性,也有性价比:一者,一个学校不补课,不代表所有学校不补课;城里学校不补课,不代表乡下学校不补课;集中起来不补课,不代表分散下去不补课……在教育偷跑已经成为明规则的当下,谁恪守规则,反而“很傻很天真”,连起跑线上在哪里都分不清的民众,又怎会甘心明晃晃输在补课这回事上呢?
  二者,就算所有学校都信守不补课的诺言,但还是架不住商业补课机构的搅局,且不说市场上的补课行情已经令家长大呼吃不消,就算从补课效果上看,显然没有天天跟孩子在一起的科任老师更懂得有的放矢、更熟悉孩子的学业情况。一句话,400元钱一个学期的补课费,不仅价廉物美,更让家长放心安心。如果禁绝了校内的廉价补课,在家长的成绩焦虑无法缓释的情况下,不过是为校外补课提供了更多“刚需”罢了。从教育公平来说,这反而加大了穷孩子向上流动的成本。
  地方教育部门向补课说不,这自然是权力作为的好事。但如何保证教育执法的效率与常态,以及让孩子的“成长空间”兑现为人生博弈的硬通货,这显然又不是地方教育部门能做得了主的事情。这样的纠结,恰恰是中小学减负的尴尬现状:不减负,学生的拉杆箱书包受不了;当真减负了,校内负担校外补,家长的荷包更受不了,反而还会导致更多乱象,揪心又操心。家长宁可选择校内补课,不过是“次坏选择”罢了。症结究竟在何处?说到底,升学评价体系的“牌坊”岿然不动,逼着学校、学生与家长唱素质教育的大戏,谁当真,谁就当真要输了这一局。
  破解家长联名“求补课”之悲怆,只是让不得不癫狂的家长“淡定,淡定”,有用吗?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